年三年级科学下册饲养小动物1教学反思青岛版

发布 2022-11-22 19:33:28 阅读 9934

孩子对动物似乎有天生的研究兴趣。由于平时生活中玩的很多,所以懂的也很多,但是大多浮于表面,认识过于笼统。所以,在这单元中,要合理的安排好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全面、细致得学习动物。

在前一节课,我介绍了蜗牛的饲养方法,要求每个学生收集1只蜗牛,并饲养好。这样能够让学生先与蜗牛相处一段时间,在相处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它进行观察,多观察了,就会发现问题。这样,在上课时,就能节省时间,更多的放在解决问题上。

在课前准备中,有这样几个问题:1、有些同学抓了很多蜗牛,这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容易在饲养的过程**现丢失和死亡的现象。2、有些同学与蜗牛相处的时间久了,会对它产生感情而在课后不愿放生,这时,教师应该尽量劝其放生还是容许学生继续饲养蜗牛,应该斟酌一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蜗牛的外形结构、蜗牛的运动方式和蜗牛的食物与排泄。对于蜗牛的外形,头、眼镜、触角、壳是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的,能够自己辨认出来。呼吸孔、**和生殖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观察,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与帮助。

腹部和尾部,学生知道,但是会遗漏,教师需要提醒一下。蜗牛的运动方式我主要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先将蜗牛放在玻璃上,从下方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式。再将蜗牛放于学生手臂上,让学生感受蜗牛的运动。

在观察运动的时候,蜗牛留下的痕迹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仔细的观察者应该留意到蛛丝马迹。对于食物和排泄,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已经有一定的比较与了解,老师只要提一下即可。

这是我第一次上观察课,从中发现一个问题。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

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也许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

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

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附送:2019-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骨骼1教学反思青岛版。

在《骨骼》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设计,恰当的处理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主要采取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座位的排列形式,由传统的“秧田式”变为“马蹄式”,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设活动空间。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体会到了**的乐趣,还扩展了视野,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课后静静的反思一下,体会很多,感触较深的有如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新知的欲望。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设计导入时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当时,陶艺课上学生们正在捏小泥人,而且,教陶艺的教师还强调把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由此引发我决定利用陶艺课的资源导入自然课《骨骼》一课的教学。

课上,我拿出自己制作的一个身体内部有铁丝支架的泥娃娃,也请同学们出示陶艺课制作的泥娃娃,并提问:捏小泥人时把人的身体分成几部分?这不但复习了人体的外部形态结构,还降低了学习骨骼结构的难度。

然后设疑提问:你能像老师这样为你的小泥人摆个优美的姿势吗?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做了起来,结果是不能。

“为什么老师的小泥人能动,而你们的不能动?”学生们紧锁双眉积极的动脑思考。靠近我的同学突然发现其中的秘密说:

“老师,你的小泥人内部有铁丝。”我掰开泥块展示给学生们看,并顺势提问:“铁丝起什么作用?

”学生们脱口而出“起支撑作用”。同时又引导学生做了个小游戏:让学生模仿小泥人的动作,再提问铁丝相当于人体的什么?

很容易导入课题——《骨骼》。小泥人的应用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骨骼运动作用时,我采用了**并茂且富有动感的课件演示,对骨骼的整体知识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当学生们看到人体骨骼演示的各种动作时兴趣盎然,惊讶不已,使本来抽象难懂的骨骼变得直观形象,学生极易领会其知识真谛,多**课件的使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搜集信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

课前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人体骨骼的知识。孩子们搜集信息的热情很高,有的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并**,有的学生在课外书上摘抄,有的学生从电视广告、药品说明书上获得信息。这种课前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活跃思维的空间,提高了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为课上**知识奏响了优美的序曲。

课上,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汇报所搜集的信息。他们不仅搜集信息的渠道广,所搜集到的信息的内容也非常的丰富。听了他们的汇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孩子们除了找到人体骨骼的知识之外,还找到了。

一些富有童趣的有关骨骼的说法。比如说:在一本儿童科普漫画书中有田百慧同学了解到骨的坚硬的特点并向大家作了介绍,说:

“骨骼的特点是坚硬,那到底有多硬呢?有人作了一个试验:在同样受力面积的情况下,股骨和花岗岩进行举重比赛。

股骨能举起2100千克的物体,花岗岩才举起1350千克的物体,股骨赢了。”多么有趣的实验,但有的孩子不知道股骨是什么,我马上解释到,股骨就是大腿骨,它可真了不起,比石头还硬。还有一名同学在动物百科全书上找到一条信息:

“人和鸟兽的骨头在身体内部,叫内骨骼,而昆虫身体外面很硬,因此叫做外骨骼。”学生们课前积极搜集、课上积极汇报的热情极其另人感动,但是课上的时间有限,为了留给学生进一步**的时间,我只好给热情如火的学生们浇点凉水降降温说:“还有很多同学找到了资料,课下我们再进行交流,一起分享获取信息的快乐。

”马上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活动。

三、选择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

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听”的教学观念,由教师转变为导师,指导学生怎样去学。课前,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得到一部分骨骼信息。课上,通过交流使知识得到共享。

对骨骼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学习方法:骨骼藏在人的身体里面,我们看不到,现在我们用什么方法认识它呢?学生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看挂图、动手摸、看骨骼模型、看x光片……。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先鼓励学生通过触摸的方法感知骨,他们摸呀、敲呀,感觉到骨有软硬、长短、粗细之分,形状不一等特点。然后,再出示人体骨骼模型,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欲望。有了**的物质基础,学生便自觉地、主动地进入到**活动中。

有的学生在数肋骨的根数,有的学生发现了头骨只有一块骨能动,有的学生观察到脊柱骨是由一块块脊椎骨构成的,形状像恐龙的脊背……。更让我吃惊的是,有一个小组同学竟然发现骨上有许多小眼,并提出问题: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当时我既激动、兴奋又矛盾,学生观察得这么细致入微,提出这么高深的问题,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到底回答不回答呢?于是采取了折中的办法说:“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骨上有一些小孔,这些小孔是干什么的呢?

网上有答案,你们是上网查呢,还是希望老师告诉你们呢?”学生们想知道秘密的心情太迫切了,异口同声地回答,“想现在知道”。我只好用一名简单的话来解释如此深奥的知识,“这是血管的通道”。

从学生表情上我可以读出他们对我的作答并不十分理解和满意,我只期待着他们能随着知识增加来进一步领悟其中的奥秘。

课后我还是反复琢磨这件事,有一次,在家里啃骨头时,我偶然间发现在没有肉附着的骨上不仅能清晰的看到骨上的小孔,而且有的小孔上还留有炖熟的血管。当时我马上意识到在课上同学们**这个问题时,留个课后观察作业好了,真是遗憾,没有把这个问题延伸到学生生活当中去。

四、实践**,使学生懂得骨骼作用的内涵。

在**骨骼支撑作用时,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没有骨骼会怎样呢?”学生们的回答非常大胆,富有想象力,有的同学说:“如果我们没了骨骼就会像蚯吲一样,在地上爬。

”有的同学说“像一滩泥”,有的同学说“像海蜇”,有的说“会变成一团肉”,有的说“人体会散架”、、在座听课的教师都失口笑出了声,学生们真是敢想敢说,在师生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在**头骨保护作用时,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我设计了“按豆腐”的活动。按完豆腐之后,学生很容易就领悟到比“豆腐”还柔软的脑子,多么需要坚硬的头骨来保护。

在**肋骨的保护作用时,设计了捅一捅的活动,手指碰不到内脏,提示孩子想到肋骨保护内脏的作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变抽象为具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骨骼保健知识时,师生共同表演“驼背”,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最后一个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谁的姿态美”比赛,聘请所有听课教师为评委,一组组的同学昂首挺胸地走出教室,带着满足感走向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对话,启发性提问,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使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表演形式的加入,更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的尊重。

在如此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孩子们的收获无疑是巨大的。

另外,在我的教学上还突出了“以学定教”的特点。如“讨论:如何做能使我们的骨长长、长粗?

”这一教学环节原本被安排在第三部分“卫生保健”中,但是,学生在汇报搜集信息的时候谈到了“骨的生长,包括骨的长长和长粗。儿童的骨端和骨干之间,有软骨层能不断地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所以,我就因势利导地提出:

“你们现在正处在长个时期,怎么做才能使骨长长、长粗呢?”学生从饮食、锻炼等方面解答了这个问题。

年三年级科学下册饲养小动物1教学反思青岛版

孩子对动物似乎有天生的研究兴趣。由于平时生活中玩的很多,所以懂的也很多,但是大多浮于表面,认识过于笼统。所以,在这单元中,要合理的安排好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全面 细致得学习动物。在前一节课,我介绍了蜗牛的饲养方法,要求每个学生收集1只蜗牛,并饲养好。这样能够让学生先与蜗牛相处一段时间,在相处的过程中学...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饲养小动物》实验报告

主题四饲养小动物。课题 饲养小动物。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饲养几种常见动物的一般方法。2,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感受饲养带来的乐趣,体验人与动物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生活阅历,增长见识。教学准备 金鱼,鱼缸,各种鱼食...

年三年级科学上册饲养小动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1.会按要求做材料渗水的对比实验,在实验中能正确观察和比较实验现象,用正确的方法和简洁的语言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2.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 爱护小动物 乐于参加关于动物家的讨论,在布置动物的家 制作信息发布栏等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3.了解人工饲养动物的生活,学会一种动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