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生命反思

发布 2022-11-12 08:09:28 阅读 9053

好几次,跟同组的老师交流上课的感受时,都有相同的体会:一个科学老师,上好一节课要考虑的实在很多,有时稍有疏忽,就会顾此失彼,乃至影响全局。

今天上午,在三(2)班上《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课,因为是第一次教学,课前花了足足2节课的时间熟悉教材、看教案、准备材料。上课了,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小鸡是从**来的吗?

”一学生回答:“小猫是猫妈妈生出来的,小鸡是鸡妈妈孵出来的。”接着我问:

“那么幼小的绿色开花植物是从**来的呢?”学生甲说:“我知道蒲公英是由种子发芽的,风把它的种子传播开去。

”学生乙说:“凤仙花的种子成熟后会弹开来落到地上,第二年又发芽生长。”我又问:

“有些植物不是由种子繁殖的,而是用根、茎、叶繁殖生命的。你们知道那些呢?”一学生说。

“我知道一些大树不是靠种子繁殖的。”接下来,我让学生回忆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生长变化,先让学生说说,再用图画出来。然后请一学生上黑板画,余生画在书上的**中,之后进行评议。

这时,我一看时间已过半节课了,估计下一活动“观察植物的种子”时间不够了。因此,只能通过投影种子,让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交流汇报时,学生因没有亲历细致的观察,对种子的特点描述笼统。

很明显,这堂课的开始环节时间安排太多了,导致后面的重点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

下午第一节课,在三(6)班上这一课,我做了调整。导入时,我直接说:“大家知道,小猫是猫妈妈生出来的,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那么幼小的绿色开花植物是从**来的呢?

”一学生说:“蒲公英是从种子发芽长出来的。”另一学生说柳树是靠柳絮发芽生长的,我引导学生纠正柳树可以靠茎来繁殖。

接着我引导得出:“绿色植物的生命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的。”我出示准备好的种子,说:

“接下来,我们来认一认这些种子。”引入“观察植物的种子”这一活动。先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观察,再分组观察。

在交流汇报种子的外形特点时,学生因为有了直接的观察研究,对黄豆、玉米、凤仙花等种子的特点都能描述出来,其中有一组同学在回报时,描述玉米的形状像一颗牙齿。这节课,由于压缩了导入环节的时间,保证了学生观察种子的活动的开展,后面的活动也完成得较好。但说实话因为观察的种子较多,观察的重点还是不明确。

还有观察后的交流汇报,只是让几个小组回报,是为完成课堂作业做准备的,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下午第二节课,在三(4)班上同一课。这个班的同学好动,但有一个优点,胆子大,想说什么知道什么就敢说。在分组观察种子活动前,我强调了操作的注意事项,并规定每人观察一种种子,其中玉米、黄豆、凤仙花3种必须观察,另一种自选。

分组活动时,我四周巡视,发现各组都煞有介事地在观察,虽然叽叽喳喳的,但大部分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连平时顽皮的小徐、较懒的小颜同学都很认真地在做观察记录。因为有了充分的观察,在交流汇报时,学生对黄豆、玉米、凤仙花等种子的颜色、形状特点描述细致。然后我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其他发现吗?

一学生说:“我发现红豆、绿豆、黄豆种子上面都有一条白线,而瓜子、玉米的种子上面没有。”我趁机问:

“你知道这条白线有什么作用吗?”这位学生说:“我想种子是从这里发芽的吧。

”我当即表扬这位同学观察真敏锐,又引导学生看食物投影,说:“这是胚,瓜子、玉米的种子上面也有,只不过形状跟豆类的种子不一样。有了胚,种子才能发芽。

”这堂课上下来,感觉几个环节的轻重缓急处理得较妥帖,因为有了恰当的引导,学生的观察**的积极性被有力地调动起来了。当然,存在的问题还是有的,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反馈交流时,还是匆匆收场。

小学三年级反思

精品文档。反思,像生中的一面镜子,他会把你过去所犯的错误所做的不是,都一一的反射出来 像学习上的一位良师,他无时无刻的在提醒着你。下面为你带来三年级反思日记内容,希望同学们喜欢。三年级反思日记篇一201x年x月x日。星期x晴。今天考试了,我考了96分,好可惜呀!有一道错题真是不应该,我的答案是对的,...

反思作文小学三年级

年级 三年级。作文类型 其它。作文字数 反思。我已经当了好几个学期的班级干部了。我成绩很好,但我总感觉自己在班级里做的义务劳动太少了。还有时候,考试 写作业都会有些粗心。我还有很多很多的缺点,比如,课上表现的太过活跃了,心情不好时还不举手发言。加上我心情如不好加不好的时候甚至会去想要如何报复那个让我...

反思小学三年级作文

反思。这次期末考试虽然结束了,但我觉得我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因为只有好好的反思,才能进步,为下一次的进步打下更扎实的基础。针对这次考下来的分数,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尤其是那些错题,我要针对性地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然后做出改进的办法。比如像语文,我觉得这门功课其实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当然一些基础性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