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小学下教案

发布 2022-11-09 02:12:28 阅读 2913

第一课时。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 动手操作,认识面积。

1、感受物体表面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把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贴到长方体的盒子上。

教师提问:“你会发现或体会到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谁大谁中,教师在这过程中引导、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体验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动手画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每组的同学把画好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脚,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可能体会到平面图形有大有小,在此过程中教学“平面图形”这一概念,如果有的学生画出角的图形,教师借此机会让学生把角的图形和学生画的长方形、正方形进行比较,教学“围成”一词的意义。)

引出: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操作矛盾,引出面积单位。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来比较它们的大小,谁能想出办法来?(学生可能想出用划方格的办法、重叠的。

办法、剪拼的办法等,只要合理教师给予肯定)

师生总结:在进行测量、计算面积时规定

了统一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动手操作,联系实际,形成表象。

教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教师提前把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印在白纸上。)

学生涂上颜色,然后剪下来,体会1平方厘米有多大。

举出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

用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测量你身边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如扣子、橡皮等。)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学生剪下来,体会1平方分米有多大。

举出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课本的封面面积。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学生先估计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教师再出示面积是1平方米的大纸。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课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间的换算,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把高级单位的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各数。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思考。

1、米、分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估计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猜想验证,悟出进率。

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想办法来说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选择出比较好的方法。

师生小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迁移类推,理解进率。

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法,来加以说明)。

3、总结概括,掌握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可见: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三、应用拓展,巩固进率。

1、一块正方形的水泥砖,砖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个人的推想过程。(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就是25个100平方厘米,所以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做一做:(学生说出推想过程)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6平方米=( 平方分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五、作业布置自主练习第5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课题: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目标: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学生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

3)教师出示:学生用和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

4)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动手进行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看自己的估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么,我们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来干什么呢?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教师总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1、教科书第页第2题。

2、教科书第1题。

3、进行改编:让学生用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任意拼图形,看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4、长方形长:5厘米宽:1厘米。

5、要求学生围出2个图形。

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

正方形边长:3厘米。

三、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四、作业布置自主练习第9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课题: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

学生估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面积大约是多大?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最好是做成多。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看它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本第124页上面“做一做”: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

2、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4、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5、练习二十八的第5题。学生先自己做,然后交流。

教师小结:半场的面积是操场总面积的一半。

四、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五、作业布置自主练习1---4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课题: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对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 利用迁移,**知识。

先测量,再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小黑板出示图形。

学生做完后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点拨。

如果有的学生选了(2)、(3),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首先学生说明自己的算法,再让学生讲明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引导:用剪刀剪的演示长方形的长变短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也可以这样想,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其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如果学生没有选(2)、(3),教师直接引入:图(2)、(3)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明想法,教师再引导。

练习:课本第125页第7题。 2厘米 9分米。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2厘米 9分米。

2、学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师板书公式,并说明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3、学生把课本例题填完整。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动手测量正方形手帕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遇到有小数的情况,计算结果可以用整分米来表示。)

2、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还用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提问:“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是什么意思?”(要配的玻璃面积与桌面的面积一样大,也是边长8分米。)

2、第6题。口算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4、

630÷30是怎样口算的。

3、练习第9题。让学生拿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实际做一做。

4、练习的第10题。学生先独立做,然后说明为什么这样列式。

5、练习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

四、板书设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五、作业布置自主练习1——2题。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课题;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教学目标: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理解、分清长度和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对比不同。

1、小黑板出示:

一块长方形的白菜地,周围围上篱笆。学生根据这个情境提问题。然后选取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的主要问题:篱笆有多长?菜地的面积多少?让学生进行解答。

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问:求篱笆有多长?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实际上是求什么?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长: 3厘米宽: 6厘米

长: 12厘米宽 : 6厘米 ;

3、学生估计教科书封面的面积大致是多少?

4、学生讨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指什么?

周长和面积各是用什么计量单位?

5、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总结出示下表:

二、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下数学我学会了吗

导学内容 第18页。导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调动学生回顾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通过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对口算 估算 笔算 混合运算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4 进一步巩固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导学重点 巩固掌握除法的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对称

引导学生说出 的特点。3.揭示课题,导入新知。师 同学们都很了不起,特别会观察!回答也很精彩!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大小一样,形状一样,那我们就说这些物体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对称 的知识。板书 对称 师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哪些物体是对...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试卷

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二 用心思考,我会填。1.453 5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是 位。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3.六一儿童节在第 季度,这个季度共有 天。4.小明 小强 小华 小山的跳远成绩分别是1.23米 1.41米 1.26米 132米 请把他们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