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发布 2022-11-01 08:31:28 阅读 4539

一、卷面书写(4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33分)二、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

a、纤维纤夫纤细b、恶心凶恶厌恶。

c、锐不可当理所当然当务之急d、冠冕堂皇张冠李戴勇夺桂冠。

三、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签赏无与伦比获益匪浅b、戳穿不屑置辩名不副实c、玷污莫明其妙与日俱增d、肆虐家喻户晓相形见拙。

四、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2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

学业的例子。

c、上任后,为了搞活企业,他大胆引进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职工的积极性一。

下子被调动起来,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

d、在抗击冰雪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五、下列语句出自哪一篇目?请在括号里填写作者及篇目名称。

(4分)a、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狭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b、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

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c、他爬起来,又拍着手大笑到:“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

外飞跑,把报录的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d、“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

温情。()六、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修改。(3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晚会。(1)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2)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他为了帮助我学习语文竟然放弃了参加作文竞赛的赛前训练。

在他的帮助下,(3)我的语文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

第(1)处划线句语序不当,容易产生歧义。应改为:

第(2)处划线句语义重复,应改为:第(3)处划线句用词不当,应改为:

七、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一句。(2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持之以恒;大。

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八、请将下列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2分)

本报讯)国内地产巨人万科在全国刮起的“降价风”,这次终于到了武汉:武汉。

万科旗下四个楼盘,**让利1000万元。

从前天开始,借万科西半岛、魅力之城、朗苑加推**,武汉万科宣布启动“青年置业计划”活动:设立1000万“青年置业资金”,帮助年轻购房人。除万科外,愈演愈烈的“打折风”,正席卷江城几乎所以的楼盘。

九、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选角度,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的道理。(2分)狮子发现兔子正在睡觉,便想乘机吃掉它。这时,狮子又看见有只鹿走过,便丢下兔子去赶鹿。

兔子听到声响,马上就跳起来逃跑了。狮子使劲地追鹿,却没有追到,于是回头来找兔子,却发现兔子早已经逃之夭夭。狮子心里想:

难道我不。

应该去追那只鹿吗?

十、诗词赏析。(6分)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形象生动地描写山水的一句是,。(1分)

2、“,点明了主旨。(1分)

3、“ 一词为全曲定下了感情基调,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2分)

4、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全篇分三个层次,前三句写景,中间四句伤情,最后两句议论。

b、开篇从景物描写落笔,巧用比喻,以壮丽山河衬托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c、中间四句,是诗人缅怀历史陈迹发出的慨叹,含有借古讽今的意韵。d、篇末一语破的,指出封建帝王兴亡胜败,都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表达对。

人民疾苦的同情。

十。一、默写。(8分)(每题2分)1、《木兰诗》中人迎归的排比句:2、《岳阳楼记》中描绘“洞庭月夜”的句子:

3、《钱塘湖春行》中的颈联:

4、《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

第二部分:文章阅读与理解(33分)

十。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填空(3分)

1)总领全文的句子:,。

2)从侧面描写水之清澈的句子:,。

3)触景生情,表达作者鄙视功名思想的句子:,。3、第二段写水,突出了水的两个特点:一是,二是。(2分)

4、翻译句子(2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简答: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2分)答:十。

三、读下面一篇文章,按要求答题。(12分)

佛手文/希宜一。

去法幢庵的路上,儿子几次询问庵里住着的,除了人还有什么,我顺口说还有佛。儿子对于佛非常好奇,一定要我说出佛的样子。我一时语塞,搪塞他说,去了就。

见着了。脚刚踏进庵门,我就看见了她。她正在**上打坐。阳光经过屋脊,灿烂地洒在她身上,铺在她四周的空地上。我怕打扰她,让儿子先去其他地方玩耍。我。

一个人远远地打量着这个已经78岁的老人——我的祖母。

二。祖母是个接生婆。她全部的接生器械是一把剪刀和几根卷着雄黄的纸捻。

剪刀用来剪脐带,浸了清油的雄黄纸捻用来烘燎肚脐眼儿。村子里大部分人家的孩子都是由她接生的。就连外村妇女临盆也常来请她。

即使是三更半夜,祖母也是随叫随到。那些人家在孩子满月后,会给祖母送来几个绑缚着红头绳的熟鸡蛋和花卷,算是给她的报酬。若是冬天,祖母头天晚上就把鸡蛋和花卷放在炕旮旯里暖着。

等早上醒来,我趴在被窝里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鸡蛋和花卷了。

母亲说,我也是由祖母接生的。我从小就觉得祖母那双粗糙的手有着异乎寻。

常的神秘感。

在父亲去世的第一个年头里,村上的一个年轻媳妇提前分娩,半夜请祖母去接生。那次出事了,那女人难产,母子的命都没能保住。从那以后再没有人请祖母接生了。

尽管出事的那家人没找祖母的麻烦,甚至还捎话过来说:“这都是命,谁叫我们这里条件落后呢?”祖母的精神还是恍恍惚惚的。

那段时间,祖母很沉默,和谁都不说一句话。怕见人,也怕见光,只是坐在角落里呆呆地望着她。

那双手出神。

坐久了她就压抑地叹一句:两条人命啊……

祖父去世后,祖母做了一个很突兀的决定——她要出家当尼姑。我们一家人以及亲戚都苦苦相劝,可她还是毅然出家了。最初在老家的渗水寺,后来她又到了法幢庵修行,离老家越发地远了。

起初的几年我们还都劝说祖母还俗回家,可祖母已经习惯了晨钟暮鼓的生活,我们也就不再勉强她老人家了。为了不让她外出化缘受苦,我们都按时把供养送到庵里去;庵里每有修建工程,我们也是生。

活过得宽裕的出资,过得艰辛的出力,变相地尽着对她老人家的孝道。

三。祖母打坐完了。我上前去扶起她,她明显比以前呆滞了许多。手里握着的念珠,每一颗珠子上的纹路都紧密有序,一圈圈一丝丝,圆润光亮,在阳光下散发着祥。

和的光泽。她见我带着儿子来看她很高兴,几次伸出枯瘦的手去抚摩儿子的头,可儿子几次都躲开了。尽管我一再对儿子说,这就是他的曾祖母,可儿子还是不让祖母的手碰到他。

在我的嗔怒下他才喊了一声曾祖母,用白胖的小手和祖母那干枯的手轻轻碰了一下,旋即又迅速地躲开。他悄悄地问我,**可以见到佛?

我让他自己去找。

我还没洗完祖母换下来的衣服,儿子就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他找到佛了,在一个大屋子(正殿)里有许许多多的佛,他们都坐在莲花上(莲台),并神秘而调皮地说,佛的手,很白,要比曾祖母的好看得多。他还偷偷告诉我,他忍不住。

爬上了供桌,抚摩了一下佛的手。

回家的路上,儿子一直为他见着了佛,也触摸到了雪白的佛手而激动。我问他为什么不让曾祖母用手抚摩他,他说他怕那双手。在他眼里,那双手是恐怖和丑陋的。

我理解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对一双几乎没有血脉、瘦骨嶙峋的手所产生的恐惧。我告诉他,他所见到的佛只是几尊塑像,他的曾祖母才是真正的佛,而他恰恰与真正的佛手一触即离。儿子辩论说曾祖母是人,不是佛。

面对幼小的他,我无法。

说些抽象的概念,也无法阐述人与佛之间的距离。

但我无论如何得告诉他,为我们撑起一片温暖的世界的,正是一双双这样的。

手。每一双手在时光中的渐渐衰老都与我们的幸福有关。

我相信有一天儿子会明白。1、本文的线索是:(2分)

2、祖母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几个描写祖母手的词语。(2分)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作用是(2分):4、祖母为什么要出家当尼姑?(2分)

5、“我从小就觉得祖母那双粗糙的手有着异乎寻常的神秘感。”为什么?(2分)

6、结尾说“我相信有一天儿子会明白”,儿子会明白什么呢?(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十。

四、读下面一篇文章,按要求答题。(9分)

人类和技术环境。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雷达、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

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每秒钟运算5000次到当前的每秒钟几百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才只有半个。

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

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美和效率最高的自然界的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

明的任何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

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第②段中,通过和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

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2分)2.从第③段的内容看,科学界有识之士肯定的是否定的是2分)

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3分)4.从全文看,作者要表达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答:

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50分)

十。五、写作。(50分)

题目:1、倾听2、心中的风景。

要求:任选一题,体裁不限。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

参***:二、d三、b四、c五、a、鲁迅《藤野先生》b、都德《最后一课》c、吴敬梓《范进中举》d、契诃夫《变色龙》六、(1)大家送来的许多生日礼物(2)

回忆起了往事。

3)我的语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七、青松不畏风霜,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刚强。

坚毅。八、万科房产降价风吹至江城。

九、写出一点即可:(1)处理好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有步骤地实现自己的理想;(2)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心无旁骛;(3)量力而行,不然损了夫人又折兵;(4)知足常乐;(5)追求卓越,拒绝平庸;(6)机会是稍纵即逝的,要善于当机立断。十、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伤心”忧国忧民4、b十一、1、爷娘闻女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2、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十二、1、(1)都,全(2)马或奔马(3)争着高远(4)至,到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清急4、激流比箭还快,波涛如奔马一样迅猛5、文章多用四字短语,句式工整,富有韵。

味;比喻、对偶形象生动,语言华丽而有文采。十三、1、佛手2、是一双粗糙、枯瘦、衰老、神秘的手。

3、通过景物描写表现祖母的安详与宁静,同时也渲染一种肃穆的氛围4、因为一次为别人接生没有保住母子的性命,祖母深感内疚而出家做尼姑。

5、在“我”幼小的眼中,祖母能凭借那双手为别人接生,让“我”感到祖母的手的。

神秘感。6、“为我们撑起一片温暖的世界的,正是一双双这样的手。每一双手在时光中的渐渐衰老都与我们的幸福有关。

”十四、1、电子计算机人的大脑。2、人的大脑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3、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4、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

境的主人。

2023年北京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011年北京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终极版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初中三年马上就要过去了,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我想你一定爱上了它的深刻的思想,严整的形式和完美的表述,现在终于快到了一个验证自己所学的机会了,老师相信大家通过这2年的积累到最后必然会展示出自己最佳的水平。衷心的祝愿大家能够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2023年北京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6.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岸边通过一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水池底部的石材,该滑轮组中动滑轮质量为 当工人用的力拉滑轮组的绳端时,石材仍沉在水底不动 工人继续增大拉力将石材拉起,在整个提升过程中,石材始终以的速度匀速上升 在石材还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

202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八2012.5。19 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是。a 遨游 o 绮丽 q 剔透 t 言简意赅 i b 蓓蕾 l i 负载 z i 邮戳 y u 惩恶扬善 ch n c 濒临 b n 缅怀 mi n 怪癖 p 杞人忧天 q d 颈椎 j n 翘首 qi o 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