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布 2022-10-18 17:53:28 阅读 5522

一、 几个基本范畴

一) 学习的定义与分类。

人生在世,总是从事两类活动: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二是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前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工作,后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学习。

为了使学习成为可观测和测量的科学概念,鲍尔(g·h·bower)和希尔加德(e·r·hilgard)在他们著名的《学习论》(2023年)一书中把学习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的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或者说,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经验而引起的学习者的知识或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它有三层含义: 1变化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2变化主要在于记忆中的知识结构与内容或学习者的行为。

3引起变化的原因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经验,而不是产生于疲劳、主观动机、药物或成熟。(知识结构是指人对外部事物进行感知和体验而形成的观念结构)

二) 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广义的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一般而言,广义的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前一类知识是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后一类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二、 学习的基本原理

一)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1. 符号表征学习:符号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是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其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

2. 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3. 命题学习实质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学习由几个概念联合构成的复合意义。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

二)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基础。概念和规则既是陈述性知识的核心,也是程序性知识的核心。应该说明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指由概念和命题构成的认知结构的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指概念和规则(规则也是一种命题)如何支配人的行为,使概念和规则由陈述性形式转化为支配人的行为的程序。

规则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在体现规则的变化的情境中适当应用规则。一般而言,习得规则的形式有两种: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

1. 下位学习或称作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发现学习),是原由知识不断分化与精确化的过程。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旧知识中,原有的概念或命题只是得到证实或说明,本质未变。

2. 上位学习或称作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接受学习),是把部分综合成整体的总括学习过程。例如,在中学平面几何教学中,当学生掌握圆周角概念、圆周角定理和弦切角概念后,学生可以通过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迅速习得弦切角定理。

三) 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

举例来说,关于“排除阅读理解障碍”的训练,一般可分为以下步骤:

1. 教师选一段短文让学生阅读,通过讨论,教师向学生清晰说明什么是“排除阅读障碍”的策略。(陈述性知识学习阶段)

2. 接着教师提**用该策略的示范,并指导学生在变化的阅读材料中进行运用该策略的练习,体验策略的有效性。

3. 最后,教师还应让学生体验策略适当应用和不适当应用的条件,使策略学习达到反省认知水平。这样所学习的策略才能有效地向新情境迁移。

四) 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1. 复述策略(机械记忆,宜采用复述与结果体验相结合的方法)

2. 精加工策略(运用联想)

3. 组织策略(其实质是发现记忆项目的共同特征或性质,达到减轻记忆负担目的)

4. 变式练习(适合于规则学习)

三、 几种学习理论流派

一) 桑代克的联结论。

1. 学习是s(刺激)、r(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

2. 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而建立的。(试误论)

3. 学习是有规律的。

a. 效果律:联结形成过程中,某种反应与效果相适应,获得满意结果,联结加强;反之,联结削弱。

b. 练习律:通过练习,联结加强;反之联结削弱。

c. 准备律:有机体在准备采取某种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会对联结强化;相反阻碍其行动,就会产生干扰。

4. 学习是直接的s、r间的联结,联结无中介。

二) 格式塔学习理论。

1. 学习是构造一种完型。

2. 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顿悟是指突然间理解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3. 学习所建立的s—r的联结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三)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1. 学习是理解符号及其意味之物间的关系。

2. 提出了“潜伏学习”的概念。潜伏学习是指学习已经发生了尚未表现出来,到了一定时候在适当条件下才变为现实。

3. 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概念。认知地图是指通过学习所形成的有关环境的心智图。

四、 教学心理及其理论。

一) 加涅的学与教的互动模式。

二) 布鲁纳的教材结构论。

1. 规定最有效的使学生树立学习的心理倾向的经验。

2. 规定知识结构的呈现形式,使学生易于掌握。

a. 注意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

b. 注意知识结构的呈现具备经济性原则。

c. 注意知识结构的有效力量,也就是说组织知识结构时注意知识间联系的规律。

3. 规定所呈现的学习材料的最有效的序列。(一般来说为螺旋式的课程设计)

4. 规定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奖励和惩罚的性质与步调。

三) 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适合于言语知识的学习)

1. 首先呈现“先行组织者”。

2. 组织下位概念,并为各种下位概念提供例子。

3.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确下位概念与“先行组织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达到同化状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同化一词的基本意义是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爱生——师德之魂。

诚信——师德之本。

奉献——师德的崇高境界

敬业——师德的核心。

乐教——教育成功的基础。

廉洁——教师形象的魅力所在。

明礼——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 本质 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 包括描述和测量 解释和说明 和控制三个方面一。目前从事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 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采用。概括起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 观察法。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教 学过程的基本观念。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选摘。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急剧发展向传统的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育和教育科学必须改革自身以适应这种挑战。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学科群中的重要一员,它也必须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

专题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知。一 一般规律与教育。1 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2 从无意向有意发展。3 从笼统向分化发展。二 理论。一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1 认知发展观 同化 顺应 平衡 图式。2 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3 影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