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心理学试卷

发布 2022-10-16 08:37:28 阅读 7276

授课教师:罗屹峰】

1、选择题【10分】

1、【内向传播】可以理解为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2、【情结】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3、【感觉经验】p220

4、其余略。

2、名词解释【20分4道】

1、学习的延迟性。

所谓“学习的延迟性”是指人们经观察学习后所形成的新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而是需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

2、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最早是由james stoner于2024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或者群体中冒险人数占多数时,态度或者做出的决策会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称为冒险偏移。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群体中谨慎保守人数占多做出的决策就比个人更保守,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称为谨慎偏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人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蔡加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 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这个现象是由蔡格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4、暗淡效应。

暗淡效应是指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场所,交往双方因为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的心理现象。

暗淡效应产生的心理实质在于人们的自我保护心理,更多见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活动中。在人际交往中。作为非语言符号的面部表情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交往双方往往会根据对方的表情、语言来判断其真实意图。

初次进行交往的双方容易带有戒备心理,不愿意过多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尤其是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交往双方更容易有意识地掩饰自己,这便影响了双方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但是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中,双方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不易被察觉,戒备感会下降,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会高于光线比较明亮的场所。

3、简答题【20分2道】

1、**情商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有何意义。

2、简述情境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4、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材料中未成年人的采访计划。【20分】

5、论述题【30分2道】

1、概述当今形势下心理学研究对**工作者的意义,举例说明。

2、概述当今网络**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大众传播心理学

最后是新闻界作为一个整体使用的手段 议程设置功能。这需要新闻界或者 作为一个整体来完成。就比如我来说吧,我那段时间每次打开我的360浏览器,搜索栏的旁边就是我是歌手的谁谁夺得第一,敬请期待下次节目的类似消息,等我打开新闻页面的时候发现我是歌手的新闻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在娱乐新闻中占据绝对的优势。这就...

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案例分析。人们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大众传媒。媒介信息以及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都会对受众的认知产生影响。这篇文章通过对两篇新闻报道案例,从传播心理学中西方现代心理学中的几种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闻报道内容的方式及其对受众的影响。2012年5月12日楚天 第8版楚天评论新闻标题 校长 护犊...

传播心理学

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分析。网络广告越来越普及,更多的商家在选择网络广告时针对性地瞄准了网络广告的长处,但是在网络广告的宣传中还是隐含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网络广告的诉求群体定位等等,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网络广告的效果如何体现,如何使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网络广告的宣传,更容易产生消费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