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正后象和负后象: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停止后所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
视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
2、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3、知觉;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4、感觉适应:是指对持续的同一刺激所产生的应激性形态,特别是感受器的适应。换言之,感受器的感受性(感觉刺激的阈值)逐渐变化,直至稳定在与该刺激相应的值。
通常简称适应或顺应,但因为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和功能也称为适应,为避免混淆,把前者称为感觉适应。
5、单眼线索:所谓单眼线索,可以是helmholtz的轮廓图形kaufman的亮度模式,也可以是ramachandran的主观轮廓。在立体图对中,所有这些图形或模式一律可用单眼加以识别。
6、催眠:是由各种不同技术引发的一种意识的替代状态。此时的人对他人的暗示具有极高的反应性。
是一种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并在知觉、记忆和控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虽然催眠很像睡眠,但睡眠在催眠中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因为如果人要是真的睡着了,对任何的暗示就不会有反应了。
“催眠”这个名字本身是带有一定误导性的。
7、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关于意识的定义和概念,一定要将其与精神、理性、真理等概念区分清楚。
8、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
9、记忆:就是客观存在,是物质或物质系统变化的痕迹的即时状态。事实上,最早的记忆是大自然的记忆。
但人们习惯于大脑的记忆。可以认为,大脑记忆是大自然记忆中的特殊部分,故记忆可分为广义记忆和狭义记忆二大类。广义记忆泛指大自然的记忆和生命体力活动的记忆,狭义记忆单指大脑的记忆。
根据人类的约定俗成,狭义记忆简称为记忆。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11、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也称前摄干扰,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
也称倒摄干扰,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当先前学习的记忆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到其他活动或刺激的影响,记忆力逐渐减弱的现象,就称之为“倒摄抑制”。
12、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13、原形启发: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
14:算法策略和启发性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15:复合情绪:我们的五种核心情绪是:满意、痛苦与悲伤、愤怒、恐怖,其他,如抑郁、焦虑、爱与厌恶等为复合情绪。
16、情绪调节:
17:自我实现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2023年其著作《动机论》中提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包含爱与被,归属与领导)、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8: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
19: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温特(d. g. winter,1973)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
积极的权力动机和消极的权力动机。前者常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力”;后者则通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望忧虑。个体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和展示已有的权力等行为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20、亲和动机:指个体对建立、保持或恢复与他人积极情感关系的关心。
21、智力g因素与s因素: 2023年斯皮尔曼提出了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说”,即‘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按二因论之要义,人类智力内涵,包括着两种因素:
一为普通因素(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另一为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简称s因素。
22、情境智力:
23、智商:是智力商数。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
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
24、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25、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认知风格与智力无相关或相关不显著(riding & pearson,1994;riding & agrell,1997),大多是自幼所养成的在知觉、记忆、问题解决过程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26、气质与性格: 对于气质的解释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生理与情绪之间的人之内在的化学反映。气质是由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反应出的人格特征,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27、主我与客我:
28、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29、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30、登门坎效应与留面子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程度增加的现象。相应地,为了达到推销的最低回报,先提出一个明知别人会拒绝的较大要求,可以提高顾客接受较小要求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售货人的标价和侃价就是对这种技术的应用。
31、群体极化: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32、社会惰化:也称为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33、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34、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此外还有歌曲和服装品牌。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2、列举几种主要的意识状态。
答::①存在意识:能准确无误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②能动性意识:
能意识到精神活动是受自己支配的;③同一性意识:意识到在不同的时间内,自己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我”;④统一性意识:意识到在同一时间内,自己是单一的人;⑤界限意识:
能意识到“我”独立于周围一切其他人和物。意识状态的清晰度、范围和内容的分析和判断,对确定意识状态是否正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及其特征。
答: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二)注意的广度。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
4、举例说明注意的几咱类型及其特征。
答:(一)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的组织活动。
三)有意后注意,例如在刚开始做一件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但是在对工作发生了兴趣以后,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了,而这种注意仍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
5、结合精神分析理论解释梦境的产生原因。
6、记忆的三个系统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特点:其特点是:①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②作用时间短。视感觉记忆约为0.25~1秒;听感觉记忆虽可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
③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有时更多些。④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只有受到特别注意的材料,才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二) 短时记忆: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 ± 2,即5 ~ 9个项目,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所得记忆广度。
2.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记忆,而且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地位。此外,也有少量的语义记忆。
3.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4.
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不管是机械复述,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复述,都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心理学 实用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4 一 名词解释。1.教育机智。答 是教师在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2.意义学习。答 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
电大教育本科 教育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5 2010 11 27 11 54 09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 选择题 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分 二 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16分 1.概念学习 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的较高级类型之一。概念是指用名称和符号所代表的具有...
《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实用心理学作业 1 第1 3章 一 填空题。1 心理学是研究 心理现象 的科学,是揭示 心理活动 规律的科学。2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 冯特 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3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认知与学习 动机与情绪 心理特性 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 心理发展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