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1、课程基本定位。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必须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形势与政策教育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是当代大学生看中国、看世界的窗口。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时政性、综合性与应用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相关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我院大学一年级、二年级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课程开设分四个学期,每个学期以讲座形式开展,每学年考核一次。
2、课程基本任务。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及其认识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做出分析,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基本判断和基本结论,运用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
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能够利用政治视角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各种资讯新闻、社会事件,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政治观。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掌握时代的脉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奋学习。掌握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开阔视野;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坚定政治立场;培养大学生能够利用政治视角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各种资讯新闻、社会事件,培养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2、知识目标。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了解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动态,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重大政策和了解国际社会有关热点问题。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形势问题敏锐的洞察力,提高学生对复杂社会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处理、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素养目标。
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在社会转型期,避免大学生产生错误的政治解读,培养大学生基本的政治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敏锐度和政策解读意识,从而更好的支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四、课程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参照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高校形势政策教学要点》,主要从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教育三大模块开展教学,具体包括政策解读、主题教育、热点透析、时事观察等知识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国家方针、政策,经济形势与经济任务、中国梦主题教育、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透析、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以及国际地区热点难点解读等。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授课+新闻评论+时政基地参观”的模式开展,旨在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确立基本的政治素养;第二,引导大学生多看央视新闻以及新闻评论节目,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敏锐度和理性客观的解读意识;第三,组织大学生亲身体验新闻**的工作过程,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态度,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在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对总体形势的认识,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五、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备注:《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是一个动态的教学体系,实际授课过程中主题的选定会结合当下热点进行调整,主要依据是浙江省教育厅下发《高校时事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春季)》、高校时事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秋季)》两份文件作为教学内容模块选择的主要依据。
2、教学内容与作业设计。
3、职业能力与实训(实践)项目。
六、考核评价体系。
1、考核评价。
形势与政策》分四个学期授课,每学年考核一次,每次计0.5学分,分两学年考核。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课程**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为40%,期末课程**成绩为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纪律、考勤、讨论、作业等。期末课程**在相关的范围内统一命题,既能反映平时的教与学的情况,又能反映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和掌握情况。
2、**评定标准。
**的评定采用等级制,分别是:
优秀:观点正确,主题鲜明,论述详实,分析深刻,结构严谨,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有自己的见解,符合**格式标准。
良好:观点正确,论述较为详实,分析得当,结构严谨,能较好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格式标准。
中:观点正确,论述一般,结构完整,能理论联系实际,基本符合**格式。
及格:观点基本正确,论述空泛,结构较为完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引用内容较多。
不及格:政治观点错误;抄袭;不符合考核基本要求;无**格式。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讲座式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适用于各专业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分四个学期开设。原则上每个月安排一次授课,在教学组织上则以大班授课或以讲座形式开展。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 课程标准。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总学时 4学时。学分 1学分适用对象 三年制高职。开设学期 第。一 二 三 四学期,每学期4学时。考核方式 形成性考核。一 课程定位 形势与政策 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系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修课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形势与政策 课程标准。形势与政策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适用专业 二年级各专业。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公共基础课2 课程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职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综合素质教育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
新《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 课程标准。课程 060017 课时数 16 学分 4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一 课程性质与定位。一 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 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 主阵地。它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思想 理论和 重要思想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