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1.生字词:第十一课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
第十二课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第十三课黛色灵秀贮藏终极匍匐融融澹澹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华秋实
春花秋月闲情逸致
第十四课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
2、词语:11 春: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朗润——明朗润泽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繁华——密密的开着的花。
12 济南的冬天:贮蓄—— 存放,储蓄。 设若—— 假若。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13 夏感:芊芊——草木茂盛磅礴——气势庞大匍匐——爬行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14 秋天:栖息——停留,休息。 寥阔——高远空旷。也作“寥廓”。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冽——水清。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二、课文理解: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3、《夏感》:作者抓住了紧张、热烈、急促的感觉,从夏天的景色、色彩、旋律三个方面行文,整篇文章思路严谨而流畅,开篇点题,中间分三层来写,分别照应“紧张”“热烈”“急促”,篇末直抒赞美与热爱之情。这样的行文方式使文章很有条理,井然有序,这对我们写作极有启示作用。
14、《秋天》这首诗,选自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预言》。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由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组成。
15、古代诗歌四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元曲。
第一首《观沧海》由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所作,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第二首《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钱塘湖春行》由唐代大诗人,晚年又叫香山居士的白居易所作。这首诗通过抓住环境和季节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了钱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第四首《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所作。天净沙是曲牌名。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三、诗文理解: 其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观察对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何澹澹,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景,与“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东临……涌起”全是写实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附文,没有意义。】
其二:《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两句点题。这是诗人的想像,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同时是哲理句,暗含事物新旧交替的哲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思乡之情。】
其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感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诗**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其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四、诗文默写(含课外)
1、《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中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10、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11、唐代诗人在《题破禅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2、人们常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13、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中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田园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5、《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6、《论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的颔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8、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1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了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的美学思想,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0、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2、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其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通过想像,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语文七上第三单元
知识 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以精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前3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春 描绘动人的春景,济南的冬天 描绘济南独特的冬山冬水,山中访友 则写与山中各景各物的交流。它们或赞美季节,或抒写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或传达对大自然的深情。后2篇都是诗歌,秋...
语文八上第三单元
八年级 上 第三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默写 12分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早寒江上有怀 中间两联。二。阅读 88分 一 37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艺术 魔术 技术 美术 而不仅是 艺术 魔术 技术 美术 甲 是重峦叠嶂,乙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一 生字词。朗润r n 眨zh 眼抚f 摸酝y n酿ni ng 繁华嫩n n叶蓑su 衣稀疏巢ch o 狭xi 窄贮zh 蓄x 发f 髻j 水藻z o 地毯宽敞chang 害羞x u 伦敦d n 镶xi ng嵌qi n 偌ru 大刹ch 那蜷qu n曲屋檐y n 倏sh 忽锥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