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复习一

发布 2022-09-24 18:03:28 阅读 1103

应用文写作。

请示。一、概念。

请示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答复、审核和批准有关事宜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文件,属上行公文。

请示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必须是下级向上级行文。有的虽然不是直属上下级机关,但是属于业务主管机关,比如,省市级机关保卫部门的一些问题,常常需要向省市公安厅、局请示。

必须是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无法肯定或处理的事。既不要请示与自己职权无关的事,也不要请示本应自己处理并有条件、有可能处理的事。前者超越职权范围,会给工作带来混乱,后者则是矛盾上交,不负责任的态度。

必须要求上级明确表态、批复。二、请示的特点和与报告的区别。

1、请求性。所谓请求即下级机关、单位打算做某种事项,而按规定又无权自行决定或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办理,必须请上级机关批准同意或给予明确指示。请示的这种祈使上级机关批准或指示的特性,即为请求性。

请求性是请示文体的主要特点,这个特点将其与报告文体明显地区别开来。而下级机关、单位在撰写请示时,必须注意体现请示的请求性特点,将请求办理什么事项,或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清楚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或指示什。

么等内容一一写清楚,以便于上级机关研究批复。2、事前性。(关于法律责任)

3、单一性。即通常所说的“一文一事”。请求需要及时得到上级机关的研究和批复。

如果一件请示公文中包含有几个不同的问题,上级机关就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去一一分别研究,难以及时批复。而且,还可能因请示公文中某一个问题或事项难以解决或不能批准,而使其他可以及时解决、批准的问题、事项也被连及搁置下来,延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时必须注意到请示的单项性特点,坚持一文一事,一事一请示。

4、限定性。下级机关、单位请求的问题应当限于那些确需上级机关予以批准或指示的问题。凡属上级已有既定的方针政策和明确具体的规定,下级机关、单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自行研究解决。

不应事无巨细,或不管其有无必要,事事都请求上级机关或将矛盾上交,既延误工作,又无谓地增加公文旅行的数量。既使是对必须向上级请示的问题,也应本着积极主动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上级机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请示依赖症”,温总理对不必要的请示一律斥之以“你们不用请示我”,本可依法自行而为的事项,却仍要请示上级,在法律上说实则了无意义。

之所以“唯上不唯法”,潜在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一是“请示”对上可以表明自己的忠诚;二是“请示”有助于推卸自己的责任。“请示依赖症”对应的是人事权的自上而下,当局长的官职是市长给的,他。

当然乐于向市长请示。)

4、程序性。请求应当根据行政隶属关系按级向上呈送,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应越级请示。请示的事情和问题如涉及到几个上级部门应呈送主管的上级部门,抄报其他上级部门。

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不要同时向多方请示。多方请示,一方面被请示的几个上级机关不便研究批复;另一方面,如果多方批复,批复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请示机关也不便于按批复办理事情和处理问题。

与报告的区别:(见前教案)

三、请示的种类(请求批复性、批转性)

1、自己无权无力无能解决。请上级帮助的申述性请示。(请上级帮助我)

2、自己要解决但无把握,请上级批准我的想法的安排性请示。(询问上级是否同意我的安排)3、批转性请示4、签报。

签报是机关或部门内部使用的一种手写性请示文种。机关或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负责人请示工作时,为简便迅速处理某些事项,亲笔书写简短意见,不经打印,直接呈送上级负责人的请示或汇报。这种机关或部门负责人亲笔书写的简短请示件,即为签报。

签报的内容,通常是那些需要迅速处理的一般性工作事项。由于签报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手写性内部请示文种,不属于正式公。

文,故其不必经过正式公文的一般处理手段,在格式上与一般**式的请示公文也有所区别。一是可以直接主送有关主管领导同志,二是落款应由请示的机关或部门负责人签名,不必加盖公章。其正文写法可根据内容,参考一般请示行文。

例如:关于《对医疗单位购进保健药品、非**性商品检查情况的报告》

的处理意见。

市长:少数医疗单位乱购乱进保健药品和非**性商品,严重违背了有关文件规定,增加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经费的支出。这是市审计、财政、工会对24所医院进行抽查中发现的。

必须加强教育,予以制止。拟将这个材料批转各有关单位以引起重视,请审示。

××(有关负责人签名)

四、写法——固定格式和常见用语1、写法。

标题(切忌语言重复)

称呼(致发对象:一个对象,针对机关而非机关领导)正文:缘由:(依据的政策—略写,事实情况—详写)——要求:(拟如何……提出方法方便上级考虑和采纳)

结尾:用祈请语,请上级“批示”、“批准”、“批转”等,而不是“审阅”、“审查”(报告用)落款:发文机关和时间。

2、注意事项:

请示的问题,必须是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理由必须充足,解决办法必须切实可行。目前有些请示,提出的问题并不是需要马上回答的。比如,一份注明日期是一九八○年二月的请示,要求主管业务部门在做一九八一年计划时增加预算。

理由是一九八○年预算过紧,预计一九八一年还要增加机构等等。这样的请示,上级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一九八一年该机关是否增加机构,还要看形势的发展,二月份只能**,不能最后肯定下来,而当时也不是做来年预算的时机。

因此这份请示,上级单位只好把它作为备忘录压了下来。

还有的请示,虽然是工作中急于解决的问题,理由也比较充足,但解决办法不明确、不具体,实行起来容易产生偏差和混乱,因此披上级单位退了回来,责成请示单位进一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后,再行请示。

请示的内容如涉及其它单位,必须事先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然后才能行文。特别是要求上级批转的请示,更要注意同有关单位协商研究。否则,不仅文件容易出漏洞,即便所提意见十分完善,批转后执行起来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语言要求。

请示是上行公文,语气应注意要诚恳谦恭;杜绝明确强烈的主观色彩,如“我们认为”“一定要”等,减少施压的嫌疑,行文的主观性若引起上级部门的反感,会使请示的批准、转呈被耽。

搁,或不予批复而转回;

实事求是;可以充分陈述理由,但应避免偏执(不要为了使上级机关能够批准而有意突出强调一部分事实,掩盖另一部分事实。对存在困难可以充分反映,以求得到上级机关的帮助,但不应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有意夸大困难);

撰写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请示时,应注意抓住问题的重点和关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平实,内容明白具体;切忌将请示缘由写得抽象、笼统,切忌请示事项中提出过分的要求,切忌提出华而不实的建议、措施,使上级机关看不出所请示批准办理的事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很难被批准。五、作业:修改病文(学生现场操作)例:

关于要求解决学生宿舍拥挤等问题的请示。

市人民**、市教育局:

我校今年由于住宿生急剧增加,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现在住宿生基本上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解决这一困难,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另外,我校图书馆也尚未达到省“两基”标准,望上级部门给予适当支持。

特此请示,请回复。

×市二职。2023年12月15日。

修改和分析:

一、在标题方面:

第一,请示,就是“请求指示、批准”,所以标题中的“要求”两字可省去。另外,对上级用“要求”的口吻也不甚妥当。第二,“解决学生宿舍拥挤问题”不明确,既可以是增加学生宿舍,也可以是减少住宿生人数,根据本请示内容,应直接写明是“下拨建造学生宿舍楼经费”。

第三,“等问题”不符合“请示应当‘一文一事’”的要求,应删去“等”字。二、在主送机关方面。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根据“谁主管、请示谁”的原则,可保留“市教育局”,删去“市人民**”。三、在请示原由方面。

第一,“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表述不够准确,可改为“造成学生住宿十分困难”。

第二,“基本上”不够明确,应写明“有×××人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的。

第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全面,还应加上“影响学习、生活”。

第四,“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应讲明楼高和建筑面积是多少。同时,用“决定”一词也不妥,可改为“准备”。第五,应补充说明建造学生宿舍楼的经费。

如“经有关工程人员匡算,共需资金×××万元”。如果其中一部分资金是自筹。

的,还应写明“目前,我校可自筹资金××万元,尚缺×××万元”。

四、在请示事项方面。

第一,应明确写明“为此,我们恳请市教委下拨给我校建造学生宿舍楼经费×××万元”。

第二“另外……给予适当支持”应删去。五、在结束语方面。

应改为“特此请示,请批复。”六、署名。

应用学校的全称“××市第二职业中学”,并加盖印章。七、署时。

应用汉字小写全称年月日,即“二○○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应用文写作复习一

应用文写作。请示。一 概念。请示是下级机关 单位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 答复 审核和批准有关事宜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文件,属上行公文。请示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必须是下级向上级行文。有的虽然不是直属上下级机关,但是属于业务主管机关,比如,省市级机关保卫部门的一些问题,常常需要向省市公安厅 局请示。必须是在自己...

应用文写作复习

一 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 批准时使用的一种公文。1 请示使用的范围。a 请求上级机关的指示。b 请求上级机关的批准 2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a 行文目的不同。报告侧重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机关指示 批准。b 行文作用不同。报告的作用是让上级机关了解 下情 请示的作用是启始...

应用文写作复习

简答题 1.写出 函 的适用范围。答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 询问或答复问题,也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公文。2.通告与公告有何区别?答 从告知的范围看,公告的范围大,通告的范围小 从告知的事项看,公告是发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是告知周知事项 从使用的级别看,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