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文发展简要线索:
1 秦汉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唐、宋。
4元、明、清。
5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时期。
2应用文的特性包括:
1价值的实用性。
2建筑的模式性。
3表达的简约性。
3应用文的功用包括:
1 法规准绳功用。
2 指挥管理功用。
3 联系、协调功用。
4 宣传、教育功用。
5 凭证、依据功用。
4应用文作者的构成:
1群体作者。
2个人作者。
3法定作者。
4代言作者。
5应用文作者的思维方法分几种:
1对象化思维。
2模式化思维。
3换位思维。
4创新性思维。
6应用文作者的修养包括哪些:
1 政策理论修养。
2业务知识修养。
3辞章文体修养。
7应用文作者应具备哪些能力?
1调查能力。
2信息处理能力。
3词章建构能力。
4把握读者心理的能力。
8应用文文本的分类。
1分类原则。
2文本类型。
9文本的构成要要素有哪些?
1主旨的特点。
2材料的要求。
3结构的规范。
4语体特性。
10主旨的特点包括:
1主旨的客观性
2主旨的单一性。
3主旨的明晰性。
11材料的要求包括哪些:
1 绝对真实性。
2材料与主旨的对应性。
3材料要充分、具体。
12结构的规范。
1根据不同文本规范结构。
2结构要素排列要顺序化。
3注重结构的外在衔接。
13语言特性可以分为几种。
1 直接性 2 行业性 3 模式性。
14应用文读者的阅读特点。
1读者是功用性阅读者。
2读者是近距离的接受者。
3读者是文本功能的实现者。
15客观需要是应用文写作的起因。
客观需要的类型可分为:
1行政管理的需要。
2处理事务的需要。
3人际交流的需要。
4专门业务的需要。
16需要制导着写作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形成写作意图。
2规定文种选择。
3决定表达方式。
17调查研究是应用文写作的基础。
应用文写作者在调查研究中,应首先关注。
1事实材料 2发现事实。
3核实事实 4选择事实。
18调查的方法。
1普遍调查 2、非普遍调查。
19调查的方式。
1 实地调查。
2文献调查。
3问卷调查。
4网络检索。
20研究的方法。
1 梳理材料。
2 分析材料。
21分析材料可分为:
1定性和定量分析。
2对比分析。
3因素分析。
4**分析。
22谋篇构思是应用文写作的前提。
1 辨明意图,凝聚主旨。
2 量体裁衣,调动材料。
3 辨别文种,确定体式。
23正确表达是应用文写作的关键。
要写成符合需要的应用文文章,还必须做三件事:
1 选择特定的文本要素模式。
2 运用合适的表述语体。
3 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24应用文有独特的语体规律。
1 社会化 2稳定化3模式化。
25应用文的叙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客观的叙述人称。
2真实的叙述对象。
3单纯的叙述线索。
26修改定稿是应用文写作的终结可分为:
1明确修改的对象。
2修改核查的方式:
27修改核查的方式。
1)主动征求领导、专家意见。
2)召开小型会议讨论。
3)作者反复自改。
28文章的表达方式有5种: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其中议论、叙述、说明是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29议论的特殊特点:
1 就事论事式的议论。
2 冷静、不带主观色彩。
30说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使用行业术语进行说明。
2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交替使用。
填空题。1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号、年份、序号。
2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分为13种。
3按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多行文。
4按机密程度划分:绝密级公文、机密级公文、秘密级公文。
5按紧急程度划分:特急件(24小时之内送达和办结的公文)急件(72小时之内送达和办结的公文)
6按载体形态可分为:纸质公文、磁介质公文、光介质公文。
7发文字号,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标志,紧急程度也是使用3号黑体字标志。
8公文标题一般应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9印章是机关职权的象征,是公文生效的标志,他也是行政公文格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附注是指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它是对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的限定。
11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一般以3到5个为宜,最多不超过7个。而最后一个主题词一般表示文种。
12行政公文的格式应当包括用纸格式、印装格式、文面格式、特定格式。
1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行政公文格式划分为三个部分:眉首、主体、版记。
14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
15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16 55页12个适用于。。。
17编文字号,主要是为了便于文件发出、查询、引用、保管。
18如果主送机关不止一个,要注意按高低排列的次序。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在不同系统和级别之间用逗号隔开,同一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用顿号隔开,在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加注冒号。
19正文一般由开头部分,主体部分,结尾部分。所组成。
20版记又称文尾,主要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组成。在各项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
第四章 1-2节。
1、行政公文的特点:
1、公文的制发具有程序性。
2、公文格式具有规范性。
3、公文由法定作者制发。
4、法定权利得到制约性。
2、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分为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3、会议纪要按行文方向划分:
1、上行文 2、下行文 3、平行文。
4、会议纪要按机密程度划分:
1、绝密级公文 2、机密级公文 3、秘密级公文。
5、按紧急程度划分:1、特急件 2、急件。
6、行政公文:是公文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简称。
7、《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行政公文的格式划分为三个部分:
眉首部分、主体部分、版记部分。
8、眉首部分:位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部分,有分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
9、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个要素构成。
10、主体部分: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附注。
11、版记部分:(1)主题词(2)抄送机关(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12、行政公文上行文的行文规则要把握以下几点:
1、选准文种(用于上行的文种包括请示、报告、意见和议案)
2、不能越级行文 。
3、不能交叉行文。
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5、要主送一个机关。
6、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7、不得随意报送个人。
8、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13、行政公文下行文行文规则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1、选准文种(用于下行文种还包括决定、命令、通知、通报、意见、会议纪要、批复等。)
2、要注意**各部门的行文规范。
3、要搞好协议。
4、公布性公文与正式公文具有同等地位。
5、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须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
6、不同即便的机关不可联合行文。
14、行政公文平行文行文规则:
1、要选准文种。
2、要注意联合行文的条件。
3、要注意行文的态度和语气。
4、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
复习知识点)
15、通知的种类:
1、指示性通知 2、发布性通知
3、批转性通知 4、事务性通知。
16、通知的写作要求:
1、要讲求实效,切忌滥发通知。
2、要把握内涵,切忌越俎代庖。
3、要明确无疑,切忌阻滞含混。
4、要注意写好不同类型通知的习惯性结尾用语。
通告的写作格式:
1)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组成)
2)发文字号(机关代字〔年份〕份数,例:闽政办〔2009〕4号)
3)正文 ①通告缘由 ②通告事项
4)结尾(特此通告)
请示(上行文)的写法:
1)标题:由“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组成。
2)正文部分(前两个自然段写请示理由)
批复(下行文)的写法:
批复的正文一般在揩油部分交代批复引据,应当载明来文机关名称、标题及发文字号,发文字号要用括号标注。引据之后,常用过渡句“现答复如下……”现就……问题回答如下……”等提请下文,即批复的具体事项。
函的写作:函是唯一的平行文。
xx省人民**关于要求……的函(标题:机关+事由+文种)
xx办〔200x〕xx号。
各地xx、xx(主送机关):
二〇〇一年八月九日(大写)
17、通报的种类:
1、表彰性通报 2、批评性通报 3、传达性通报。
18、会议纪要的种类:
1、指示性会议纪要。
2、讨论性会议纪要
3、通知性会议纪要。
19、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1、要明确会议宗旨,突出中心议题。
2、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要注意把握会议纪要的不同结构形式。
4、要注意讲究理性和理论性,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
20、调查报告的种类:
1、指导型调查报告(以社会生活中值得和应该推广的先进经验、优秀典型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些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若干值得人们借鉴和思考的问题的调查报告。)
应用文写作 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1 文书 公务文书 事务文书 日常文书 礼仪文书 公务文书 事务文书 日常文书 礼仪文书。2 应用文的分类。一 通用类 指人们在办公或办事中普遍使用的文书。行政公文类 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中所规定的文种。公文是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团体行使职权 办理公务所使用的法定文书。包括命令...
应用文写作教程期末复习
一 小作文 20分。其中格式10分,内容5分,表达5分 1 请为上春申江小区业主委员会的 小区业主公约 写总则三条和附则两条。参考范文 小区业主公约。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本物业的依法与合理使用 维护 管理,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营造安全 文明的生活 工作环境,维护业主的共同利益与合法权益,制定本物业管...
应用文写作复习
一 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 批准时使用的一种公文。1 请示使用的范围。a 请求上级机关的指示。b 请求上级机关的批准 2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a 行文目的不同。报告侧重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机关指示 批准。b 行文作用不同。报告的作用是让上级机关了解 下情 请示的作用是启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