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小学数学案例

发布 2022-09-22 13:10:28 阅读 7703

案例: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一位老师在执教“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课前花了很多时间制作学具。本以为学生的热情会十分高涨,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孩子只是象征性地摆弄一下学具就放在一边了,课堂气氛不像老师预想的那样。这一现象引起了这位老师的注意,是什么原因呢?

是学具不吸引学生吗?于是他便问一个趴在桌子上的学生:“为什么不动手感受一下?

”这个学生回答:“在科学课上我们都已经玩过了,比您这些还多。”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于是在后面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这位老师改变了设计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学具,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改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试想如果当时这位老师没有留意学生的课堂状态,让这一有价值的信息溜走,那么将很难找到问题所在。

再比如,在课堂上关注、收集学生的错误,也是课堂观察的主要内容。学生的错误,是学生真实想法的体现,通过对学生错误的观察、分析可以为今后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提供鲜活的依据。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教师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直接介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利用小组讨论的时机和学生交换意见;也可以结合课后访谈进一步进行学情分析。

案例:厘米的认识。

下面是一位老师执教“厘米的认识”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错误,这些错误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是必然的,那么这样的错误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定要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事实是怎样的呢?

为此,老师进行了课后访谈。

在利用直尺进行测量时,部分学生出现了下面的错误。

错误一:在测量时,把被测量物体的左端与o刻度线对齐,被测量物体的右端恰好对准10,从。到10共有11个数,所以被测量物体的长度就是11厘米。

错误二:在测量时,把被测量物体的左端和1对齐,而不是和。对齐,被测量物体的右端对着11,所以是11厘米。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了课后访谈,了解到造成这种情况与学生多年来学习的计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计数时总是从“1”开始,而不是从“o”开始,所以学生认为在测量时被测量物体的左端应该和1对齐。

以计苹果的个数为例:

在计数时,个数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显性的关系。观察尺子:

尺子上的数“o,1,2,3,4…”是显性的,尺子上的竖线是显性的,而1厘米的长度在尺子上却是隐性的,它的长度要借助一对一对的数如。和1,1和2等来体现,它和学生学习计物体的个数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出现这种错误将是必然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此问题的处理将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业分析,正确归因。

作为学情调研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的作业(课堂练习)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作业分析主要包括常态分析和针对性分析。常态分析指在常态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针对性的分析主要是教师为了分析学生错误而设计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进行细致的分析。

例如,一位老师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后,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许多学生都在结果后面加了单位名称“倍”。这种情况很多老师都遇到过,也总是抱怨:“不管怎么说,学生就是记不住!

”但是这位老师没有抱怨,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一定是自己的教学出了问题。经过理性分析,发现教学中对于如何让学生体会“倍,,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做的不够,于是修改了教学设计,并进行了实施,下面就是修改后的实录。

师:森林运动会上,小猴啦啦队队员的数量是小鹿啦啦队的3倍,请你们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动手摆。)

(学生汇报。)

生1:小鹿摆2只,小猴摆6只。

生2:小鹿摆3只,小猴摆9只。

师:你们摆的不一样,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3倍,这种关系是一样的。

师:这里的3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数?还是数量吗?

生:不是数量了。

通过这样的环节可以看出老师明显突出了“倍”表示的是一种关系,而不是学生以前接触的数量。因此在学生写作业的时候,用“倍”作单位名称的人就很少了。作为老师,每天都要接触学生的作业,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情简便易行、信息量大,关键是要具备这种意识。

有时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问题,也会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诊断性练习,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的问题,为今后继续开展教学提供信息。例如,下面就是一位老师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为了明确学生出错的原因到底在哪儿而设计的四组练习题。

这四组练习题特点不同,a组题不需要进位,b组题第一步进位,c组题第二步进位,d组题两步都要进位。这样可以比较清晰地展现出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到底在哪儿出错,便于教师正确归因,找到问题,从而为今后调整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案例:立体图形的复习。

教学目标:①整理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利用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联系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③对学生进行解题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审题习惯。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课堂中呈现的是:出示各种立体图形,说出特征,梳理成**;复习表面积、体积的概念、回忆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将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区分;随后进行大量解题训练。

静心思考,不难发现,这位老师仅仅把目光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最终应该落实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上。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在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这位老师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调整:

①对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利用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猜一猜、选一选、想一想等活动,在猜想、判断、说理的过程中,复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灵活的练习形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这位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第一个环节。

(1)猜一猜:复习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有3个立体图形分别标有①,②

从正面观察:

它们可能各是什么形体?

从左面观察:

它可能各是什么形体?

从上面观察:

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形体,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2)选一选:利用特征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从下面的8个长方形中选出6个组成长方体。

闭眼想一想,这个长方体什么样?

3)想一想:这些立体图形是怎样形成的?——发展空是观念。

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演示将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形成立体图形。

第二个环节。

(1)选一选:复习表面积的相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③8×8×6(d2×3.14×3×5+3.14×3 2×2

在复习了表面积的概念之后,老师让学生选一选每个算式分别计算的是哪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在选择、判断、说理的过程中再一次深化对特征的认识。)

(2)想一想:每个图形什么样?有多大?(进而引出有关体积的复习。)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来安排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活动,通过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将课程标准中的“空间观念”落实在课堂上。教学目标的改变,使课堂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而目标的改变,源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对空间观念的深刻领悟。

教学目标引领教学的方向,教学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还要落实在数学思想方法的体会、领悟上,数感的增强、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上,空间观念的发展上……

深入解读教材。

有效教学的根本在于把握数学的本质和了解学生,因此,要想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从教材和学生人手。

1.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断完善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认知的水平也是不尽相同的,当然对同一个知识的认知深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教材编排上一直遵循着同一知识“螺旋式上升”、不同知识“交替式增长”的编排特点,这样在教材上就出现了不同的知识单元。

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对于知识内容大家都不陌生,关键是如何从中读出学习的过程呢?这只是一幅**,但编者通过**告诉我们,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自主探索和尝试,发现图形转化的秘密,进而找到图形转化前后的联系,并推导出公式。于是我们就有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感悟转化与对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会数学探索带来的乐趣,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真正读懂教材的编排线索,读出学习过程,应该从读懂教材上的每一幅**、每一个对话、每一行文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做起。

2)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课程改革以后,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订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变化,深入领会编者意图。

案例: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的传统内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后面一系列的知识都是以“整除”为前提的,“整除”是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回忆过去的教材,都是先用数学化的定义形式给出整除的概念,然后给出几个例子,指出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而课改后的人教版教材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实际情境中,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整除的概念不重要了?直观操作到底有什么意义?这引起了老师的思考。

首先,“整除”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回想以往的教学,多是从数学概念本身出发,用定义的形式通过逻辑推理来进行讲解,学生表达和叙述很困难,不利于真正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其次,教材中安排实际情境:12架飞机列队飞行,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的目的有以下三个。

①因数和倍数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②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共同反映非零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摆小飞机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以及飞机总个数三者之间蕴含了这些关系,有助于学生体会整除及因数、倍数概念的含义。

2023年国培计划教学案例

案例 在小学阶段,一年级的学习以字母和汉字,到二年级的句段练习,再到三年级开始习作初步学习。习作成为求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模块。作为教师让学生练习写作是教学的重点,作为学生习作是他们取的高分的关键,但是怎样写好习作一直困扰着我和孩子们。三年前,我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第二天帮他...

国培计划方案案例

国培计划 2012 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小学英语骨干培训者集中培训实施方案。远程培训骨干先行,将骨干集中面授与远程培训紧密结合是做好远程研修工作的一项主要措施。通过骨干集中面授,培养骨干教师指导与组织管理远程研修的能力,有助于在远程研修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一 培训目标。1 贯彻落实...

国培计划案例总结

其他附件 研修学习总结。2014年下半年,我很幸运的参加了 电教馆组织的网上研修活动。在研修中,课程 聆听专家 教师的讲座,敲击着键盘,对专家的讲座 教学案例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发帖反思教学实践 撰写研修作业 交流心得体会,匆忙有序,受益颇多。通过研修学习,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