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徐州行。
早在炎炎夏日时,知道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期待已久。终于等到你,我乘上南行的火车一路惊喜又忐忑,能有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固然难得,令人欣喜,可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同仁如何打破彼此之间的藩篱不禁忐忑不安。当到达目的地时才发现,所有不安皆是多余,报名的王老师和蔼热情,细致体贴,无微不至,让我放下了接连多日的紧张情绪。
薛老师破冰之旅更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小组分配和活动,让我有了归属感。拿到课程安排,感觉严谨实用,都旨在解决一线教师的困惑,后面的课程实际让我收获甚多。
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此行倾听了多位教育领域专家的讲座,主题各异,然精神相通,都围绕新课改的理念,历史课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和指导。或生动,或洒脱,或严谨笃学,或温和有致,都为我打开了新的世界,引领我不断远行。
温和严谨的段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江苏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他讲的生本课堂主题从尊重生命的高度延展了课堂本身的生命力。从理论到具体的实施成效,他将如何解读课标进行了可操作化的解读,对我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更新。
新潮有趣的张教授,讲解了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提供的各种有利契机,炫目的微课设计,开放前卫的教学理论让我大开眼界。
激情洋溢的任教授,他讲到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是现在初中教学的核心问题,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理性知识缺乏兴趣,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低,较难理解过多理论性强的名词或者知识体系,若一味强调理性知识或者现成的历史结论,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历史教学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初中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而最能培养学生兴趣的无疑是历史故事和细节。然后,通过任教授具体的案例,示范了如何讲故事,如何讲好故事,示范过程诙谐自然,妙趣横生,我们都沉浸其中,心思荡漾,不禁想,若我们也能这样上课,何愁学生不爱学历史,学不好历史。除却故事之外,任教授更加注重历史的求真求实,证据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一点可让学生终身受益,也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而这一点恰恰是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欠缺的。
二、一线名师,光芒四射。
清华中学的武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引人深思的优质课,课程设计新颖,整个过程丝丝入扣,不落俗套,使我不断好奇后面的环节和思路,很多步骤乍听之下有点出人意表,但细想却发现其设计之精妙,深邃。
第一,注重方法的引领,为之计深远。引导学生通过通读-精读-再通读的读书法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文本结构,掌握历史学习的规律,明白历史的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掌握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若长期坚持,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真正学会学习。
第二,设计问题巧妙,问题清晰,紧扣主题,学生容易明白题意,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三,着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其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多则史料质疑权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独立思考和质疑事物的意识。这一点对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精神独立的现代公民尤其重要,在当今这个纷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拥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力将影响终生,更加凸显了武老师的远见。
第四,理论先行。在后面的说课中,她进一步解读自己的思路,她说她是根据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组织设计教学的,这种重视理论并能学习运用理论的精神,非常值得学习,自然提升了自己和教学的高度及深度,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青春自信的刘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场青春的盛宴,整节课以情动人,善于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使学生与时代人物的心脏一起跳动,沉浸其中,在历史中学习历史,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以青春开头,以青春结尾,前后呼应,最后以当今时代主题中国梦为导向,升华了本课主题,体现了史学价值。
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理论为先,教研为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资历浅薄,水平低微,长期在试题、知识点之间疲于奔命时,新的形势更强调教研能力,由于所处地域、自身水平、学生层次等多方面的原因对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很难写出论据充分,见解独到的教学文章。那些理论看似是那么的深奥又枯燥,此次培训中在专家的讲解中我有了新的认识,正确的理论为教学实践指明方向,认识理论和规律可认识事物的本质,反之,仅仅着眼于认识具体的内容将总是零散的、孤立的、不成体系的,认识了此事物,不一定能认识彼事物,事倍功半。
我想这也是我现阶段教学遇到瓶颈,付出很多辛苦却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回想起来,大学时也学习过很多教育理论,只是当时并不能明了它的重要性,工作后只凭实践摸索中的经验,对于现今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也关注不够,以后需要在这方面多做弥补,潜心钻研,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研,把教研成果用于教学实践中,实现由一名教书匠向一名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信息时代,与时俱进。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仅仅固守传统的思维和模式,在时代洪流中难免被抛弃。我自身在日常教学中对新技术的应用有些畏惧和抵触,有思想理念上的落后,也有技术的瓶颈较难突破,也没有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这次有一位专家和一位一线名师都讲了微课等新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让我大开眼界,解放了思想,自己的某些陈旧观念真应该全部摒弃。
对于微课之前也有所了解,但是总感觉面目模糊,该怎么做,如何用,什么时候用,困惑连连,杨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验为例,切合实际的示范讲解解决了我很多困惑,尤其是微课的的丰富内涵,灵活的学习时间,可重复学习的特点,对于突破重难点有较大帮助,也能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走出了一些误区,不是什么时候都应该使用,而应依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正确认识其两面性,扬长避短,它也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理性判别。
课堂实效,重在教师。聆听了一些徐州名师的示范课,感触颇深,也给予了自身未来工作的一些方向。一堂历史课能否实现其既定目标,教师的个人素养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善于用感情感染人,善于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不自觉的进入真实的历史氛围,重视感悟历史历史味道个人发展和国家联系起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深挖,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了解史实,把握历史的情怀,语言精雕细琢,史料丰富,补充学生没见过的史料,让听者感觉眼前一亮,感受老师的高深,倾其师信其道,不落窠臼。
着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其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多则史料质疑权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独立思考和质疑事物的意识。这一点对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精神独立的现代公民尤其重要,在当今这个纷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拥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力将影响终生。
相比之下,高下立判,我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显得更加迫在眉睫,不再囿于教材,不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关注核心素养,体现历史的真正价值。
国培研修总结与反思
个人研修学习总结与反思。经过二十多天的国培研修,感慨颇丰。感谢 国培 让我有机会见识许多优秀的专家名师,在网络学习期间我用心听他们的讲解,虚心向他们学习。感谢 国培 唤醒了我的责任意识,俗话讲 活到老,学到老,的确,不学习的话,人就要落后。不学习就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后续动力,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
国培研修反思与总结
2015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 国培计划 2015 重庆市区县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重庆师范大学小学语文班培训,这次培训分为理论研修和影子研修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 形象而有精彩的讲座,又参与了育英小学课堂观摩 磨课 辩课 研课等活动。在此培训中,我真是感受颇深,受...
国培研修反思
研修反思。一个优秀教师除了具有学习精神 实践精神之外,还要有反思精神。有了反思,才有了继续 的动力。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 教师的成长 经验 反思,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进行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通过这些日子的的所观,所学,所感,所悟,所得,自己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