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二建《市政实务》案例

发布 2022-09-18 15:10:28 阅读 9705

市政实务一直被众多考生认为最难的科目,很多考生容易在案例分析题上丢分,为了帮助报考2023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方向的考生提高市政实务的考试水平,优路教育精心整理了7套市政实务案例分析题,每道题均附有全面详细的解析。考生如果能好好利用这7套题目,解答市政实务案例分析题的能力一定能有所提高。

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精选案例7-1

案例一)背景材料:

某拟建道路为规划城市主干路,全长1.99 km,断面为双幅路形式,为上下6条机动车道,机非分行;道路结构为:15 cm沥青混凝土面层,48㎝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

工期为当年的2月至9月。

1、该道路工程沿线穿过多处现况道路,并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等,与之交叉的现况道路交通量较大且有公交车辆通过,在新建道路北侧有一条5㎝宽现况道路与其顺行,经过该道路上的社会车辆较多。

2、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地下管线,主要有电信、给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管线。

3、本工程中与道路同步实施的有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工程。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

问题:1、针对该工程的情况,项目经理部施工前应做好哪些现场准备工作?

2、本工程中应如何控制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

3、项目经理部对电信、电力工程应如何控制?

1、该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管线,现况路***叉多,交通流量大,周围又是居民区。因此,项目经理部队建设进行现场准备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并以此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根据施工情况,在不影响道路、管线施工以及水、电、热**方便的地域设置办公区、生活区及材料库房。

2)施工区域现况地下管线复杂,涉及产权单位多,应事先走访沿线及配合单位,充分做好调查工作。如现况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等,与新建管线有矛盾,应协商解决。

3)拟建道路与多条现况道路相交或顺行,且部分道路车辆较多,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行方案,如社会交通便线和施工便线的设置、路***通等,做到施工、居民出行两照顾,并注意施工与交通安全。

4)配合业主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拆迁工作。

2、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基层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路床施工质量,平整度、压实度的抽验合格率应达质量标准要求,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石灰粉煤灰砂砾进场时,需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来料拌合均匀,色泽一致,级配符合要求,且无明显离析现象,外观不合格严禁使用。

(3)应掌握随输送随摊铺随碾压成活。

4)摊铺前,检查土基纵断高程、横坡、宽度以及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土基平整,如有缺陷及时修补。

5)根据设计厚度基层分三层摊铺,每层厚度均为16㎝。

6)碾压前检查其含水量,使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碾压。

7)注意养护期内的养护。禁止重型施工车辆通行。

8)本工程施工时处于雨期,应充分考虑制定雨期施工措施。

3、工程中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应将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单位在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方面应对总包单位即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经理部对分包单位的各项工作应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案例2 )背景材料:某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城乡结合部,道路结构层为:4㎝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表面层; 5㎝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i中面层; 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i底面层; 36㎝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30㎝12%石灰土底基层;结构总厚度为81㎝。

路线全长工2.98 km,主路大部分路基为填方路基。

1、施工红线范围内存在数量较多的拆迁物,如各种树木、高、低压电杆、民房等,业主要求工期为当年4月1日至7月30日。

2、由于工期紧迫,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部经理签批后开始准备施工,搬移拆迁物,建工地临时设施,导行交通等。

3、道路施工正值雨季,施工单位做了雨季施工准备,购置了防雨物资,要求值班巡逻,发现险情立即排除。

4、 对填土路基施工要求按2%~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当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时,应换灰土或砂石重做。

施工单位认为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只要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多压几遍就可以达到质量要求。

问题:1、该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签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效?准备工作中如何解决矛盾?

2、基层雨季施工方案是否善?应补充哪些内容?

3、填土路基雨季施工更应强调哪些做法?

4、工地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特点的认识是否全面?请补充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要点。

1、施工组织设计应有项目经理部的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部门的审批手续,才能生效,项目部经理签批就执行是不对的。搬移拆迁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树木、电杆要找园林、电力部门,对民房要找居民充分协商,按政策办事,切不可强行施工,引发矛盾。

2、不完善。应补充:

1)掌握天气预报和施工主动权;

2)工期安排紧凑,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3)做好排水系统,防排结合。

3、工程特点集中安排机具和劳力,组织快速施工,分段突击,本着完成一段再开一段的原则,当日进度当日完成,做到随挖、随填、随压。

4、不全面。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施工温度(拌制、摊辅、碾压)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高10~20℃。改性沥青混合料要随拌随用,如工程量大又需集中供料,需要储存时不宜超过24 h,储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10℃,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及粗细料离析现象。

运输中一定要覆盖。施工中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摊铺。摊铺后紧跟碾压,充分利用料温压实。

因厚度为4㎝,可采用高频低振幅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接缝:纵向缝采用热按缝,横向缝采用平接缝或斜接缝。

案例3 )背景材料:

某斜拉桥塔柱基础长30 m,宽40 m,高10 m,系大体积混凝土,按照施工总体进度安排,正逢冬期施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为大方量的混凝土在冬期施工适合于“蓄热法”养护,属常规的做法,没有较多的技术含量和难点,故没有作为一个专题编制专项技术方案。

1、项目经理部为保证工程质量,除按常规做法外,又有针对性地决定采取了以下措施:为提高入模温度,采用热水拌合混凝土;

2、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提高和易性;

3、使用52.5级硅酸盐水泥;

结果,使混凝土产生许多裂缝。

问题:1、造成上述质量问题的机理是什么?

2、分述上述措施是否妥当?依据是什么?

3、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控制措施?

4、从总结教训出发,按照“城市桥梁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方法应注意突出重点,请问对于哪些情况,在确定施工方法时应详细而具体,不仅要拟出操作过程和方法,还应提出质量要求和技术措施,必要时应单独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1、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体内产生很高的温度,但又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体内部与表面产生很大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会使混凝土体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结构物的质量;

2、上述措施均不妥当。

1)用热水拌和混凝土固然可以提高入模温度,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是要求降低入模温度。即便是冬季,也应控制在入模时不冻结为度。因为自身水化热足以能够保证混凝土不遭冻害。

2)增加和易性,可以通过其他无***的手段。此时,非但不应增加水泥用量,还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以控制水化热。

3) 52.5级硅酸盐水泥属于累积最终放热量高的水泥,会增加水化热;应使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要点:

1)合理分层分块,控制其每次浇筑的几何尺寸,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2)控制水化热;

3)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

4)控制混凝土体的内外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措施:

1)减小浇筑层厚度(不宜超过2 m ),分块浇筑时,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小于50㎡;

2)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3)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

4)冷却骨料,或加入冰块;

5)按规定在混凝土中适量埋入石块;

6)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

7)混凝土浇筑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8)采取温控措施,加强测温工作,并实施监控;

9)区别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分别采取浇水、覆盖、积水等相应的养护方法。

4、下列情况中,确定施工方法应该详细而具体:

(1)工程量大,在整个工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分部分项工程;

2)施工技术复杂的项目;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对工程质量起关健作用的项目;

4)不熟悉的特殊结构或工人在操作上不够熟练的工序。

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精选案例7-2

案例1)背景材料:

某城市地铁标段,包括一座车站a和两段区间隧道c、d,车站采用明开法施工,区间隧道采用泥水加压盾构法施工。隧道在现况道路下,地下管线密集。工程地质情况,自地表向下依次为:

路面结构层60㎝、回填土层2~4m,砂质粉土层4~5m,淤泥质土层10~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工程利用车站a作为始发井,先施工区间c,在邻接车站e调头后返回车站a,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完成区间d的掘进。

1、该工程中标后,为节约工程成本,将区间隧道工程分包给有现成盾构设备的某公司施工,本公司仅负责车站结构的施工。

2、盾构始发井布置除考虑了车站施工的因素外,主要考虑了盾构工作井(车站端头)、垂直运输、管片堆场、拌浆站、配电间、电机车电瓶充电间设施。

3、在车站施工时,发生一起触电安全事故,伤者脱离电源后,已停止呼吸,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认定触电者死亡,项目经理部遂安排善后事宜。

4、项目经理部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施工。在制定环保措施时,从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考虑了以下方面:①明开基坑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运输;②施工期间的废气的防治措施;③施工期间噪声的控制措施。

二建市政实务课本案例汇总

案例2k313022 1.背景。某市政工程基础采用明挖基坑施工,基坑挖深为5.5m,地下水在地面以下1.5m。坑壁采用网喷砼加固。基坑附近有高层建筑物及大量地下管线。设计要求每层开挖1.5m,即进行挂网喷射砼加固。某公司承包了该工程,由于在市区,现场场地狭小,项目负责人 经理 决定把钢材堆放在基坑坑...

二建市政实务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考试模拟试题 b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跨中受集中荷载作用,当梁的横截面一定时,最合理的截面形式是 a.矩形截面 b.工字形截面 c.圆形截面 d.正方形截面。2.构件的强度是指 a.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二建市政案例

案例题1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的某城市高架跨线桥工程,为15跨25m预应力简支梁结构,桥面宽22m,采用1200mm钻孔灌注桩基础,埋置式承台,y形独立式立柱。工程工期210天。中标价2850万元。经过成本 分析,项目目标成本为2600万元,其中管理成本 间接成本 占10 根据总体安排,组建了以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