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学期末作业考核

发布 2022-09-18 15:12:28 阅读 3460

二、联系实际(共20分)

1、联系实际论述教育评价中如何贯彻激励性原则?

答:教育评价的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或期望。这是教育评价的目的所决定的。

贯彻教育评价的激励性原则,首先要使教育评价过程及其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其次,制定评价目标和具体标准要从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客观环境和条件。第三,要求评价的实施者注意评价对象个体的心理状态,评价技术的操作应考虑评价对象的可接受程度,要求评价者了解并尊重评价对象的意见,并向被评对象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激发评价对象在进一步的活动中保持优势、克服不足之处的动机和行为。

三、举例说明(共20分)

1、举例说明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评价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只有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性学习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从教师职能来看: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受者,不再是学生唯一知识源,教师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教师是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学会学习的方法。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

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去寻找知识大海的能力。其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不仅要专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

因个体的个性、兴趣、爱好、发展目标等因素不一样,所以在他们的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总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不再是执行者。归纳起来,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定位应发生转变:

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师由学生的导师向学生学友的转变,教师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向学生精神教练的转变;教师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的转变;教师由蜡烛向果树的转变;教师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的转变;教师由封闭式教育向合作式教育的转变。

四、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

案例1.某教师正在讲课,而一名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低头玩格尺,非常认真,似乎完全忘记了学习,无视老师的存在。这时教师很气愤,认为好学生溜号是无法接受的,于是便口气生硬地让学生交出格尺,并一气之下把格尺掰成了两半,课下又把这名学生叫到了办公室,问他为什么溜号?为什么上课玩格尺?

为什么不认真听课?一顿训斥之后,这个学生哇哇直哭,诚恳地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今后不会有此类现象发生,且老师明确告诉他,课堂上若再出现此类现象老师决不会理睬他。这位老师以为经过这次事后,这个学生能够改过自新,今后的课堂表现肯定会积极踊跃,主动思考问题。

但结果呢?他并没有吸取教训,课堂仍有时出现溜号现象。

从评价的角度看,老师的处理方法有什么问题?

答:学生天性是好动的,不可能45分钟精力完全集中,不分散,溜号是正常的,但老师批评之后, 这种现象应减少,甚至应该避免。为什么我处理这个学生却未收到效果呢?

教师的评价方法不当,若能心平气和的与学生沟通并且发现学生闪光点,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或者发现学生溜号,出示几道当堂的练习题考考他,他肯定回答不上,这时他注意力肯定会集中,专心听下面的内容。

此案例使我体会到了,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学生评价,这种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 而是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逐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评价提出的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及学生的人体差异性。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日常评价与学期评价综合起来,并注重品德评价和特长评价,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唯一标准。

现实教学中,有许多学习成绩稍差,但在道德品质方面深受学生及教师好评,并在文娱或体育等方面有个人的特长,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应充分利用评价的作用,教书育人,在发扬学生优点的同时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尊重、认可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和评价方法,建立因材施教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为了学生发展而评价的基本精神,“评价”作为一门教育艺术,其作用不容教师忽视。

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所以,我们的评价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发展性评价是为了学生发展而建立的、客观性评价,需要自己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总结与完善,使评价发挥更大的作用。

案例2.一位姓张的中学教师给记者打**时说,他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已有20年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毕业生。在学校,他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由于他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因此,去年学校进行“学生评价教师”改革时,他被学生打了低分。

他也因此从一个优秀教师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差教师”,甚至为此险些丢了饭碗。

这是由学生评价教师引起的一件事,类似的事情还很多。一些学校根据学生给教师所打分数对教师进行奖惩或任免。

你如何看这类问题?

答:学校试行“学生评价教师”改革,确有其积极意义。它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落实, 同时还可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但是,如果学校将学生的评价作为教师评职称、晋级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并把教师报酬同学生给其打的分数挂钩,则有失公允。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一种责任。在实行学生给教师打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批评了犯错的学生,势必会招致学生的不满,这些学生就会利用手中给教师打分这一“**”“还击”批评他们的教师, 给教师打低分。

这就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大为走样,这些学生的评价自然就缺乏客观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出于想获得高分的缘故,在一些如学生违纪、不完成作业等关键问题上,采取迁就态度,充当“和事佬”,甚至想尽办法讨好学生。学生给这样的教师打了高分,教师因此晋级、评优、拿奖金,这样对那些严格要求学生、治学严谨的教师是不公平的。作为一项评价制度,首要的原则就是体现公平、公正、客观。

而中学生本身在认识问题、看待问题上并不成熟,在看待问题上,仅凭直觉和直观感受,大多感情用事,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且,要想评价一位教师,相关的评价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中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十分欠缺。 大学生有多大能力正确评价一位教师尚且值得商榷,更不要说让在各方面远未成熟的中学生去准确地评价一位教师了。

专家同时指出, 在中学引进学生评价教师这种做法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问题出在把学生的评价和所打的分数作为教师评职称、 晋级和评优的重要依据上,这种做法既缺乏科学依据, 又不符合评价制度的原则。 专家认为,正确的做法是把学生评价教师的结果作为学校评价教师业绩时的一个参考依据,如此,学校既可以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了解到其对教师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又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学校在引进学生评价教师制度时,如果操作不慎, 势必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仅不能够达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产生消极影响。

教育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心理学 满分100分。一 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马杰的行为目标的三要素理论。1 可观察的行为。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在目标表述时要使用行为动词,如 背诵 解释 选择 写出 等。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2 ...

2019秋教育政策学期末考核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是教育政策执行的主要力量,其自身组织结构优劣和执行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政策执行的好坏。组织结构良好的教育政策执行机构和政策素质较高的教育政策执行者将会更好地理解和解析教育政策,能够制定出更为合理 可行 具体的执行程序,这些都将促进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是教育政策之外,...

教育心理学期末作业

网络教研首页 成长博客 教育论坛 资源互动平台 3 请举例说明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策略的。作者 李朝霞 初中英语甘肃金昌初中英语一班 评论数 浏览数 3 53 发表日期 2009 08 17 09 57 05 在教学中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实我也做的不好但有一些心得我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