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大纲 2019

发布 2022-09-17 05:46:28 阅读 3768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媒介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根据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并受其影响,分析中西旅游者表现在具体的旅游行为上的差异;对旅游客体文化,分别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方面分析了我国的旅游资源中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美学特征;对于旅游媒介文化,则分析了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的特色文化建设,是增强旅游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旅游学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从业人员更好地满足旅游者体验异域他乡的文化风情和精神享受在理论和方**上给予指导,进而开发出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以提高旅游资源的附加值。另外,本课程是《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的深化和发展。

学习方法指导。

1、力求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着重突出旅游文化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有关本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应用于实践。

2、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学生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思路的扩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与发展越来越注重其应用性,讲授时,尽可能借助旅游业中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形式力求多样,以巩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把重点放在学生解决具体问题上。

本课程的重、难点。

重点:对旅游主体文化,根据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分析受其影响,中西旅游者表现在具体的旅游行为上的差异;对旅游客体文化,分别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方面分析旅游资源中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美学特征;对于旅游媒介文化,则重点掌握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的特色文化建设途径。

难点: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媒介文化界定,并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方面分析旅游资源中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美学特征,需要丰富的中外历史文化知识。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第一章绪论(6课时讲授作业)

一)章节知识点与重难点。

知识点提示】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意义、历史与现状等,掌握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以及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

重、难点提示】文化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以及旅游文化的构成。

二)教学基本内容(2节课)

第一节旅游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词源。

二)文化的定义。

三)文化的层次结构。

四)中国传统文化一览。

二、旅游概念的文化学理解。

三、旅游文化的含义。

四、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

一)按照现代旅游的三大要素分: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文化。

二)按照文化的结构模式分:旅游物质、旅游制度行为、旅游观念文化。

三)按照旅游的经营与消费分:旅游消费文化、旅游经营文化。

第二节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旅游文化研究展望。

三)研究性教学等环节的基本内容(2节课)(问题讨论)

第二章旅游消费行为文化(6课时讲授作业)

知识点提示】了解旅游消费行为与文化的关系,分析在影响旅游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文化是影响旅游行为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对中西旅游者的不同影响。

重、难点提示】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对中西旅游者消费行为的不同影响。

第一节文化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一、旅游消费行为文化的含义。

二、消费行为的一般理论和模式。

一)消费行为的一般理论。

1.习惯行为理论。

2.减小风险行为理论。

3.解决问题行为理论。

4.选择决定行为理论。

5.象征性社会行为理论。

6.学习过程的行为理论。

二)消费行为的模式。

1.经济学消费模式。

2.“刺激—反应”消费模式。

3.“ebk“消费模式。

4.社会心理消费模式。

5.塔尔德消费模式。

6.一般的消费行为模式。

三、文化: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因素。

四、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具体体现。

第二节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及其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中西传统文化的根本差异。

一)对人本性的看法。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人与人的关系

四)时间取向。

二、中国主要客源市场的文化特征分析。

一)日本文化与日本旅游者。

1、和谐的自然观与形式主义的审美情趣。

2、奋斗的人生观。

3、集团的归属意识。

4、宗教迷狂。

5、日本旅游者的文化心理。

二)西方文化与西方旅游者。

1.美国人:开朗、外向、献身、创新。

2.英国人:绅士风度、机敏、冷漠。

3.法国人:热情、浪漫、自豪、乐观。

4.德国人:神秘、自信、严肃、认真。

三、中西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消费行为比较。

一)旅游动机的强弱差异。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差异。

三)日的地选择是的差异。

四)旅游组织形式上的差异。

五)旅游消费支出结构上的差异。

六)具体旅游消费习俗上的差异。

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6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了解和掌握旅游审美历程,了解自然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并分析旅游者在欣赏自然旅游资源中的美学体验。

重、难点提示】旅游审美历程,对自然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的赏析。

第一节旅游审美历程。

一、自然山水崇拜时期(bc600年以前)

二、旅游审美的觉醒时期(bc600年左右)

三、崇尚山水时期(公元3世纪)

四、旅游审美的昌盛时期(公元6-7世纪)

五、旅游审美的稳步发展时间(宋元明清)

第二节自然旅游资源观赏的美学体验。

一、自然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

一)形象美:雄、秀、奇、险、幽。

二)色彩美。

三)动态美。

四)声音美。

五)朦胧美。

二、美学体验阶段。

一)初级阶段:欣赏山水的形式美。

二)中级阶段:情景交融。

三)高级阶段:天人合一。

四)最高阶段:艺术创造境界。

第四章中国古代园林旅游文化(10课时讲授讨论)

知识点提示】了解和掌握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及园林的布局特点,从而指导园林旅游管理工作。

重、难点提示】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分析。

第一节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一、园林的概念。

二、中国园林的发展史。

一)秦汉以前:以帝王贵族畋猎苑囿为主体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山水园林奠基时期。

三)唐朝:风景园林全面发展时期。

四)两宋:造园更为普遍时期。

五)明清:古代园林最后兴盛时期。

第二节中国园林的分类与特点。

一、按占有者身份划分。

一)皇家园林。

二)私家园林。

二、按地理位置划分。

一)北方园林。

二)江南园林。

三)岭南园林。

三、按园林艺术风格划分。

一)规则式园林。

二)自然式园林。

三)混合式园林。

第三节中国园林的造园要素。

一、造园的含义。

二、造园要素分析。

一)筑山。二)理水。

三)植物配置。

四)建筑营造。

五)书画墨迹。

第四节中国园林的艺术欣赏。

一、概述。二、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

一)布局方法。

二)私家园林欣赏——以拙政园为例。

三)皇家园林欣赏——以颐和园为例。

三、景观的分隔与互借。

第五章中国建筑旅游文化(12课时讲授实践)

一)章节知识点与重难点。

知识点提示】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和类型,理解和掌握中国宫殿建筑文化和宗教建筑文化,在此基础上,与西方建筑进行比较,寻求异同。

重、难点提示】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中国宫殿建筑文化和宗教建筑文化,及与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二)教学基本内容(2节课)

第一节中国古建筑概述。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一)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木构结构。

二)整齐而又灵活的整体布局。

三)造型优美,尢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

四)森严的等级制度。

五)装饰丰富多彩。

六)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中国古建筑体简介。

一)宫、殿。

二)楼、阁、台、榭。

三)堂、厅、室、房、斋。

四)廊、轩、亭、舫。

五)园、苑、囿、

六)陵、坟、墓、丘、林。

七)庙、祠。

三、中国古建筑中环境小品建筑。

第二节中国宫殿建筑文化。

一、中国宫殿建设的布局。

一)前朝后寝。

二)三朝五门。

三)左祖右社。

四)严格的中轴对称。

五)体现阴阳五行学说。

二、宫殿建筑文化分析——以故宫为例。

第三节中国的寺庙道观建筑文化。

一、佛寺建筑文化。

一)佛教简介。

二)佛寺建筑的布局——以中轴对称为例。

三)佛寺主要建筑介绍。

四)佛教名胜古迹。

二、道教建筑文化。

一)道教简介。

二)道教建筑的布局——以中轴对称为例。

三)道教主要建筑介绍。

四)道教名胜古迹。

第四节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一、西方建筑艺术发展的主要时期。

一)古埃及艺术(bc3000—bc332)

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艺术(bc3000—bc539)

三)古希腊艺术(bc3000—bc30)

四)古罗马艺术(公元1世纪—公元4世纪)

五)拜占庭艺术(公元4世纪末)

六)罗马艺术(公元11世纪—公元12世纪)

七)哥特式艺术(公元12世纪—公元15世纪)

旅游文化学大纲 2019

旅游文化学 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 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媒介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根据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并受其影响,分析中西旅游者表现在具体的旅游行为上...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学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旅游文化学 课程类别 公选课。适用专业 本科各专业。总学时数 32 学分 2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旅游文化学 课程注重突出内容的基础性 人文性和应用性,以介绍旅游文化的相关情况为出发点,以学生文化感情熏陶及人文素质培养为主线,突出人文精神教育思想理念,将人文知识与人...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学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旅游文化学 课程类别 公选课适用专业 本科各专业总学时数 32学分 2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旅游文化学 课程注重突出内容的基础性 人文性和应用性,以介绍旅游文化的相关情况为出发点,以学生文化感情熏陶及人文素质培养为主线,突出人文精神教育思想理念,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