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路口的前行——论《红豆》中的选择。
葛军慧09级中文一班2009020137
红豆》一文,闪耀着选择的光芒。
江玫选择了革命,放弃了与齐虹的爱情。她的选择体现了她对自己信仰的坚持。人生处处有选择,如同迷宫一般,错综复杂,永远分叉。
就像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里讲的,“时间永远分岔,分向无数的将来”,我们未来的人生之路也是这样,我们有无数的可能性,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未来前行的路,一定程度上规划了我们未来的时间和空间。人生有许多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延续存在的历程,续写生命的价值。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也走不到的”,纪伯伦用诗一样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信仰的神圣和力量。《红豆》用缓缓的语言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回忆里有甜蜜,有不舍,有欢笑,有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江玫在思想上逐渐成熟,体现了思想的蜕变和成长。她最后选择了自己的信仰,选择去沐浴信念的灯塔之光。
如同伍尔夫《到灯塔去》一样,拉姆齐夫人的善良,博爱如同灯塔之光,照进每个人的心房,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为整个人类解放的事业而奋斗,就是江玫心中的灯塔。她在自我作的选择中实现了精神的永恒。
江玫对爱情的选择,饱含着苦痛的眼泪。她的心中充满着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她的爱中有对家庭的爱,对同学的爱,对人民的爱,还有对齐虹的爱。当自己的理想与爱情发生冲突时,她面临着痛苦的选择。
她的人生之路是她自己选择的,但爱情的结局可能是她被动接受的。
齐虹生活在理想世界中,他在物理,**中找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找到了他心中那个科学的,美丽的世界。他厌恶他所生活的这个“空虚”,”紊乱”,“丑恶”的现实世界,但他选择的是逃离这个世界,去往更好的地方。
而江玫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她也厌恶这个世界,当她得知自己的父亲是被无辜逼死的,更坚定了她的信念。看到母亲无故流泪,身边的同学被抓走,她选择了与这个社会抗争,与命运搏斗,改变这个社会。
江玫对爱情始终怀着不舍与留恋,毕竟爱情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快乐,她梦想的是和齐虹一起为未来而奋斗。然而齐虹始终坚持走自己那一条路,让这一份感情化为泡影。正如加缪所说“唯一的天堂就是人们已失去的天堂”,很多东西在失去后才觉得无比的美好。
江玫最后一次见齐虹时,强忍着心中的悲伤与不舍,装作坚强的模样。喉咙像插了千把刀,想说却说不出来,“无语凝噎”。这时江玫的心中百感交集,无数的记忆缠绕在了一起,不能分离。
齐虹走时,她的世界一片空白,淹没了一切,所有的曾经此刻都已成为茫然。
的空白,然而空白的背后是江玫做出的选择与舍弃。
江玫对于世界的认识是由模糊到清晰的一个过程。后来她做的选择已经不是曾经的少女梦了,她的理想现在变得更加现实。但是她心中的认识更多的是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会。
劳伦斯说“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认识心中的上帝”,江玫的选择始终伴随着复杂的情感,她心中一面盛开着理想的花,同时爱情的花却在一点点萎缩,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保存着与齐虹的美好回忆。可能她只是渴望社会发生变化,幻想解放以后的新生活。也许江玫没有真正的审视过自己,认清过自己。
只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爱,一种激励,才让她选择了革命。文中对于她心中的想法表达得有些模糊,好像一切的情节都是为了她选择革命,选择中有很强的必然性,失去了对于可能性的思考和阐释,让江玫的选择带有了理想化了的倾向。
**对于江玫心灵世界的变化,相对来说,描写得不够细致生动。仿佛一夜之间,江玫思想认知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有为了**而**的情节倾向。显然没有像《罪与罚》中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矛盾心理的描写,或者是《红字》中对于丁梅斯代尔牧师的心理挣扎的叙述。
江玫的思想历程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作者的参与痕迹太过明显,情节有童话式的倾向。
当代文学作业
谈谈80年代中期文学转折的意义。以 棋王 爸爸爸 为中心的考察。摘要 本文通过对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的分析,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得出寻根文学对新时期80年代中期文学转折的意义。关键词 新时期 寻根文学 棋王 爸爸爸 转型 意义。正文 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批与文坛潮流方向不太一致的知青作家,他们...
现当代文学作业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读 家 有感。巴金老人在他的 家 的新版后记中写道 家 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请求今天的读者宽容地对待这本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写的 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至少告诉我一件事情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家 作为 激流三部曲 中的第一部,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 有这不一样的意义,又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现当代文学作业
英国传统派演员劳伦斯 奥立佛和约翰 吉尔古德提倡的 表现派 表演方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表演即演员 表现 给观众看的东西。第二个观点则认为,表演发自演员内心的某个地方,演员在仔细地研究角色之后,要用他们的想象力进入戏剧中的世界,在剧情特有的情境之中,力求真实可信地 演活角色 6 具体来说,电影与哪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