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简述统计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的基础。
2)统计资料。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
3)统计科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
4)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达到成果或结晶,它**于统计工作又服务于统计工作,统计工作和统计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并用于指导统计实践,为统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统计工作的发展会不断完善和丰富统计理论,而统计理论的丰富又促进了统计工作的发展,使之更有效,更为科学。
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3.简述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
统计指标和标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第一,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厄尔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第二,标志有智能用文字表达的品质标志和用数量表达的数量标志两种;儿指标都只能用数值表示。其联系: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第二,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可变的,则总体的指标和反映总体单位的标志之间存在变化关系。
4.如何理解统计指标体系比同级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
第二章。1.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包括几项基本内容: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简述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与报告单位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烟具的总体或调查范围,是由多种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
调查时间包括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调查资料的登记时间(对调查单位调查并取得调查资料的时间)、调查工作期限(从调查工作开始时到调查工作结束时梭经历的全部时间,包括地搜查工作的准备、资料的搜集及资料报送等证个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报告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
3.三种非全面调查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1)重点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
适用场合: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场合。
2)典型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搜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典型单位是有意识选出的,具有一定主观性;典型调查机动灵活,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调查的实际性。
适用场合:适用于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适用典型调查法时须注意所选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能够集中地有力地体现问题和情况的主要方面。
4)抽样调查。
特点: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用样本指标数值推断总体指标数值;必须遵循随机原则;必然会产生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可以事先**和控制;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适用场合:第。
一、不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事物。有些事物在测量或试验时有破坏性,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如,电视的抗震能力试验,灯泡的耐用时间试验等。
第。二、有些总体从理论上讲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事物。如,了解某个森林有多少棵树,职工家庭生活状况如何等。
第。三、抽样调查方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第。四、利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
4.什么是抽样调查,同其他调查方式相比,七主要特点是什么?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同其他调查方式相比,抽样调查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5.问卷提问项目的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问题的表述要准确通俗。
2)一项问题只包含一项内容。
3)避免诱导性提问。
4)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5)避免敏感性问题。
7.简述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资料的整理,属于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统计整理介于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之间,在统计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统计调查阶段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它实现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是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的必要前提。可见,统计整理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是统计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
8.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statistical grouping)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现象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统计分组”。总体的变异性是统计分组的客观依据。
统计分组是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它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作用:(1)发现事物的特点与规律。通过统计调查取得资料,往往是分散、零碎和杂乱无章的,只有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才能发现事物的特点与规律。
2)划分现象类型。社会经济现象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现象有着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发展规律,通过统计分组可以把不同类型的现象区分开来。
3)揭示现象内部结构。通过统计分组计算出现象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占总体比重,可以揭示总体内部的构成,表明部分与总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4)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社会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9.简述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
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2)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
3)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
10.统计分组的关键是什么?
分组标志的选择。
11.简述分布数列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种类。
概念:也称次数分布或次数分布,是对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后,将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列入所属组内得到的统计数列。
构成要素:分组和次数。
种类:根据标志特征不同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
12.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如何?
主要类型:钟型分布、j型分布和u型分布。
分布特征:钟型分布:“中间大,两头小”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次数越多,而两边的变量值分布次数逐渐减少的分布状态。
j型分布:“一边小,一边大”,即大部分变量值集中在分布的一端,而另一端变量值分布较少。
u型分布:“中间小,两头大”,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次数较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次数较多。
13.简述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
结构:1)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2)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构成。
种类:按主词分组不同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
14.编制统计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统计表的各种标题,特别是总标题的表达,应该十分简明、确切,概括地反映出表的基本内容。总标题还应该标明资料所属的地点和时间。
二)表中的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排列,即先列各个项目,后列总计。当没有必要列出所有项目时,可以先列总计,而后列出其中一部分重要项目。
三)如果统计表的栏数较多,通常要加以编号。在主词和计量单位等行,用(甲)、(乙)、(丙)等文字标明;宾词指标各栏,用(1)、(2)、(3)等数字。
编号。四)表中数字应该填写整齐,对准位数。当数字为0或因数小可略而不计时,要写上0;当缺乏某项资料时,用符号“…”表示;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一”表示。
五)统计表中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有三种情况:
(1)当全表只有一种计量单位时,可以把它写在表体的右上方。
(2)如果表中有不同计量单位时,横行的计量单位可以专设一栏;
(3)不同计量单位的纵栏的计量单位,要与纵栏标题写在一起,用小字标写。
六)必要时,统计表应加注说明或注解。例如,某些指标有特殊的计算口径,某些资料只包括一部分地区,某些数字是由估算来插补等,都要加以说明。此外还要注明统计资料的**,以便查考。
说明或注解一般写在表脚。
此外,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即表的左右两端不划纵线。好的统计表,也应该是外形美观的,一般设计成矩形,不要设计成正方形。当然主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统计学作业
课程 生物统计学。学号 2010114010132 作业次数 p23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习题2.5 某地100例30 40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 mol l 测定结果如下 试根据所给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解 1.求全距。7.22 2.70 4.52 mol l 2 确定组数和组距 参...
统计学作业
一 调查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分析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指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误区,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案。二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涉及被调查者的性别 年级,课外活动的频率 类别 时长。3 抽样框和样本。1 抽...
统计学作业
spss数据分析报告。表1 3数据 网上搜集一组数据,为2010年四川农户谷子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后统计的数据。此次调研设计了2套问卷,分别为 综合考量问卷 和 影响因素问卷 每套问卷发放150份,综合考量问卷 136份,有效问卷125份,有效率91 9 影响因素问卷 123份,有效问卷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