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记忆:哥哥白日做梦)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我在家里望天,支持哥哥做梦!)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牛儿能吃一日要三顿)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玻璃的质量是电出来的)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联想记忆:
提菜架制蛇,尽收分瓶交)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 动与静。
1、 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 机械运动。
1) 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 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
1)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微米) nm(纳米).
2) 换算关系:1km=10m 1m=10dm=10cm=10mm=10um=10nm
2、 时间的单位。
1)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毫秒)、us(微秒)。
2)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ms 1ms=10us。
3、 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 ②认清量程 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 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一放一靠二垂直三估三记四多测)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 1m/s=3.6km/h
4、公式:v= ,变形公式 s=vt , t=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v;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v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 (2)借助光电计时器 (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3、方法: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
第三章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v>v (v=340m/s)。(声音固大气光线固小气液体在中间)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4、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
5、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 ②金属探伤 ③测量距离。
二、乐音与噪声。
1、乐音。1)定义:有规律,好听的声音叫乐音。
2)乐音的特性(3个)
①响度。a、 定义: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b、 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享福)
音调。a、 定义: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b、 音调决定于物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吊瓶)
音色。a、 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色彩) (联想:我生病了,医生给我打点滴,看着吊瓶里色彩斑斓的牛奶,我觉得很享福!)
b、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等。
2、噪声。1)定义: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交通工具、工厂机械、家用电器等。
3)危害:噪声对人们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4)防止办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三、超声与次声。
1、超声。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
2)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
3)应用:用于医学、工业、军事等。(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超声雷达)
2、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
2)特点: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
3)应用: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
4)危害:有很大的破坏力,要防止次生的产生,远离次声源。
第四章多彩的光。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
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光速:真空中是3×10m/s。
4)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二、光的反射。
1、基本概念:一点指:入射点;二角指反射角、入射角;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类。
1)镜面反射。
2)漫反射。
4、光路的可逆性:发生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5、面镜。1)平面镜。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应用:①、成像(穿衣镜) ②改变光路(潜望镜)。
2)球面镜。
一)凹面镜 ①、光学性质:对光有会集作用;②、应用:太阳灶。
二)凸面镜 ①、光学性质:对光有发散作用;②、应用:汽车后视镜。
三、光的折射。
1、发生折射的条件: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
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发现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速大角大!)
4、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的。
5、折射现象:池水看起来变浅、海市蜃楼等。
四、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
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4、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
2)不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五、科学**凸透镜成像。
1、凸透镜:对光有会集作用。
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 ②焦点(f) ③光心(o)④焦距(f)
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
6、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2)成像规律:
①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处。
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以外。
当物距等焦距时,不成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记忆规律:双焦等大,你来我往!我大你小你小我大)
六、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1、眼睛。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
、特点:看不清远出物体。
、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老花眼)
、特点:看不清近出物体。
、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
3)眼镜的度数= (f以米作为单位)
七、神奇的“眼睛”
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
结构:目镜、物镜。
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3、望远镜。
结构:目镜、物镜。
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4、照相机。
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
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投影仪。
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
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一、力(f)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作用的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力的描述。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 ②必须发生形变。
2、弹簧测力计。
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
3)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 图1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合 m.2 2005河池市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 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cm,细钢丝的直径是 mm。3 2005泰州市 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16所示。根据你的...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说教材
赵河一中刘强。各位领导 各位评委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上册 沪科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九年级上册 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全新的教材,该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通过对该教材的整体分析,谈谈我的初步认识。一 新课标对本册教...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复习纲要 姓名。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1 晶体与非晶体 特点与图像及实验11 9 晶体 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2 汽化两种方式 蒸发与沸腾。沸腾 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沸点 图像及实验11 10 蒸发快慢 与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情况。蒸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