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发布 2022-08-15 17:01:28 阅读 6294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2、三种粒子的定义及本质区别。

3、原子的构成及离子的形成。

(1)、原子的构成。

(2)、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原子结构示意图(符号的意义)

4、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5、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6、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二)、物质的组成---元素。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元素符号(写法及意义)

4、元素周期表(规律及用途)

三)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表示---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的概念及意义。

2、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

4、根据化合价写物质的化学式。

5、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三、专题讨论【重点提炼】(结合多**课件讲解)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 从微粒的观点认识和区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

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仅是微粒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而微粒本身没有改变;但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即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3、关于原子结构。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4.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5、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关系。

6、 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7、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

7.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上:(1)表示某物质;(2)表示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

8.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根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这一规律,可以应用化合价解决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

1)检验化学式的正误;

2)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3)书写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一 空气的组成。1 空气按体积算 空气由组成,是 物质类别 2 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 药品。b 现象。c 结论。d 液面上升小于1 5原因。能否用铁 铝代替红磷?答。能否用碳 硫代替红磷?答。3 空气资源的用途 氧气如。如。氮气 氮气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用语相关联知识点复习 一 教案

化学用语相关联知识点复习 一 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化学用语相关知识点,学会用关联法复习相关知识点。2 复习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化学式的读书和书写。教学重点 1 化学式的书写。教学难点 1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引入 思考 下面这些文字经常在 遇到?化学用语是最简...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液态水加热再冷却 胆矾研磨 1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胆矾 氢氧化钠 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2 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 能 可以 等字 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