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唐官屯镇中学马悦。
2024年11月7日。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材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课题从火的发现与利用引入,了解燃烧带给我们的利益和危害,进而研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材采用从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学生可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来掌握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有较浓厚的兴趣。设置分组讨论实验有助于他们的直观性学习。
并且在之前第六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与二氧化碳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应用。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有:1.
对着火点的概念理解不够,有的学生把降温灭火的方法说成是降低着火点。2.**活动的动手能力和规范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①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
教学用品:多**课件、制作的教具、三只蜡烛、两个烧杯,火柴、酒精灯、碳酸钠粉末、稀盐酸、药匙等。给学生的实验用具准备了五组,每组有一个水槽、两支蜡烛、一个烧杯、火柴等。
教学方法:多**教学法、**实验法、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将火的由来火的应用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展示出来,让学生们体会在生活中火会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接下来**一些森林火灾、楼房**和人们被火烧伤的**使学生们体会火有时候也是无情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利用火是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要懂得如何防火和灭火,由此引入课题的学习《燃烧和灭火》
二。**。活动与**一:**燃烧的条件
1.****完成。
要求了解实验用具、过程与说明的原理。
学生通过****分析:①铜片上只有白磷和红磷时,哪个会燃烧?②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哪个会燃烧?③要想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应该怎样做?
2、交流与讨论。
分小组讨论:①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②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3、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可燃物助燃剂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活动与**二:**灭火的原理。
学生分组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师点燃三只蜡烛,学生点燃两只蜡烛,让其中一只蜡烛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将第二只蜡烛用烧杯扣住,观察其实验现象;向装有蜡烛的第三只烧杯放入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观察第三只蜡烛的实验现象。
让学生描述三只蜡烛不同的实验现象并分组讨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从分析为什么第一和第三只蜡烛会熄灭上,总结灭火的原理。
学生桌子上现还有一只燃烧的蜡烛,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尽可能多的想一些如何灭火的方法,并说明你使用的方法依据了什么灭火原理。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根据灭火原理制得简易灭火器,书上实验由****了解。
拓展交流与学习。
认识一些灭火器,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明确他们的灭火原理并知晓它们的实际用途。
练习。1.家中失火可选用灭火器。
2.图书馆失火可选用灭火器。
3.汽车失火可选用灭火器。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2024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4.木材引起的失火可选用灭火器。
5.档案室失火可选用灭火器。
6.电线老化引起的失火可选用灭火器。
**幻灯片及课本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讨论: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事故,例如火灾。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咱们全班分享。
当堂检测: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b.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课堂小结:本课题共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采用从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来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作业:课后习题。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道燃烧和灭火的条件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知道燃料燃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3.通过 知识回忆 知识应用 知识归纳 知识拓展 等环节帮助学生梳理 巩固基础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通过 概念图 的构建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讲义 第七单元单元小结训练 含答案
单元小结训练。一 我会选 每小题4分,共40分 1.遵义中考 最理想的能源是 a.氢气 b.煤 c.石油 d.天然气。2.毕节中考 在加油站 面粉加工厂等地方都标有图标或字样。下列图标中,禁止烟火的图标是 3.天津中考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 的是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过关测试
第七单元过关测试。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第 卷45分,第 卷55分,共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第 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 选择题 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图d7 12.下列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图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