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

发布 2022-08-12 14:44:28 阅读 4417

化学笔记。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叫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作用。

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并能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三、化学发展的历史。

1、古代:火

2、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英-道尔顿、意-阿伏加德罗)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俄-门捷列夫)

3、现代:纳米技术。

4、当代:绿色化学。

附: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定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例如:水蒸发、木材制成桌椅。

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例如:纸张燃烧、铁生锈。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和能量变化。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物质的性质。

1、定义。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能燃烧、铁易生锈。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而描述物质变化的语言中没有。 如 “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而“酒精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科学**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交流表达与应用。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

附注:“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所致;

雾”是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所致。

化学学习的特点(三关注)(详见课本p14)

1)关注物质的性质。

1)关注物质的变化。

1)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

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见课本p151

一、化学药品的取用。

1、取用规则。

、三不原则: 不触不闻不尝。

、节约原则:按照实验要求取用药品,如未说明用量,液取最少量(1~2ml)、固盖底。

、用剩原则: 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容器。

具体内容见课本p18右上方)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工具:药匙或镊子。

1) 装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立。

2)装粉末状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

具体方法见课本p18下方)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常保存在细口瓶中。取用液体量较多时可直接倾倒,较少时用胶头滴管,定量时用量筒。

1)倾倒方法的操作要领:“倒、手、挨且慢、刮、盖且回”; 掌握课本p19讨论。)

2)胶头滴管滴加的操作要领: “垂直悬空” (注意事项见课本p20。)

3)量筒量取的操作要领:“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离刻度还有1ml~2ml时,改用胶头滴管”

注意: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谐音记忆:羊(仰)小虎(俯)大。

4、托盘天平的使用。

1)、性能:能称准确到0.1g;

2)、正确的放置方法:左物右码。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若放反:物体质量=砝码质量 - 游码质量。

3)、注意事项:①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

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见课本p93)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

1)构造:灯帽、灯芯、灯座。

2)酒精的量:占灯内容积的1/4~2/3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焰心温度最低,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

4)使用注意事项: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碰倒酒精灯,要用湿抹布扑灭火焰,切莫惊慌。

2、给物质加热。

a、给液体物质加热:(除第(6)、(7)条外,其余跟课本一样)

1)试管外壁要干燥,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3)应先预热,再用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固定加热。

4)试管口朝着无人的地方。

5)加热完毕后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6)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珠,不能用手直接拿着加热。

7)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

b、给固体物质加热(除划线部分外,其余跟上面一样)

1)试管外壁要干燥,固体要平铺于试管底部 。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3)应先预热,再用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固定加热。

4)试管口朝着无人的地方。

5)加热完毕后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6)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珠,不能用手直接拿着加热。

7)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思考: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盛有少量液体的试管,造成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

1)、没有预热(2)、加热至沸腾后立即用冷水冲洗(3)、试管外壁有水(4)、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三、连接仪器装置。

1、连接的操作要领:“润湿、旋转”(具体方法见课本p22)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装置,先将导管末端伸入水中,然后。

两手紧握试管壁,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否则,装置漏气。

四、洗涤玻璃仪器。

1、洗涤方法:

⑴ 冲洗法;⑵ 刷洗法;⑶ 药剂洗涤法(具体方法见课本p23)

2.洗净标准: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1)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拉瓦锡得出的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

2)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讨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为什么实验中总

少于1/5?

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红磷量不足。2、气密性不好。

3、没有完全冷却。

、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体积的1/5,这是为什么?

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弹簧夹未夹紧;2、燃烧匙伸入过慢。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有。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

、能否用木炭、硫、代替红磷做实验?

不能,因为木炭、硫燃烧生成了气体。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4、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空气、糖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o2、co2等。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2、氮气。1)用途:常用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2)讨论:见课本p29

3)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4)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不如氧气活泼。

3、稀有气体的用途:(1)可用作保护气(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2)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3、空气污染的防治: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其液态和固态均为淡蓝色。

九年级化学第一至五单元

一 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 化合物 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氢气 可口可乐饮料 氢氧化钠 b 水 矿泉水 海水。c 氧气 二氧化碳 空气 d 铝箔 澄清石灰水 高锰酸钾。2 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后剩余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回原瓶 b 称量时,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c 直接用手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至四单元检测题

化学第一至四单元期中复习检测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一 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酒精燃烧 c.铁丝弯曲 d.西瓜榨汁。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有关氧气的 自述 错误的是 a 我不易溶于水 b 我具有可燃性 c 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十二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教材分析。一 单元知识梳理。一 课程标准解读。本单元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地位 化学与生活 单元的总体知识内容属于化学新课程的一级主题,其中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为化学与能源 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等。1 从化学新课程知识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