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

发布 2022-08-09 06:30:28 阅读 7678

第二单元:比一比。

总2课时。教学内容。

比长短、高矮(教科书第4-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教学具准备

主题图、光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反思。一、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新知。本课我通过主题的情境,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情景,引导学生用“同样多、多、少、大、小、长、短、高、矮”来描述事物之间的量的关系,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能主动地学数学。

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见解,注重给予学生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学生逐渐地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了,提出的数学问题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了。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长短、高矮的比较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而是一种体验的活动。本节课,我通过“初步感知——直观比较——操作练习”几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

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能积极的参与,思维的火花不时的出现。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习。

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大小、多少、长短、高矮是经常遇到的,学生也较熟悉。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观察、操作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从矮到高排队、判断铅笔的长短和寻找最近的路、看谁做得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五、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

1、有些学生性格有些内向,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够主动,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忽略他们了。

2、给学生思考的思时不够充足,老担心内容上不完。

3、课堂的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比一比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 比一比。教学内容 国标本第三册 页内容。教学目标 1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 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高矮和轻重。2 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 高矮和轻重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 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

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比一比。本课初备。课时。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短 高矮的含义。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 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 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重点难点 1.知道长短 高矮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 一年级第一册识字第一课。这篇课文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调朗朗上口。但要学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还要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学习任务是很重的。如何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呢?反复思量,最后决定让学生在比中学,学中比。这即体现了本课的特点,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