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发布 2022-08-06 20:45:28 阅读 4737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走进九月的校园,到处是怡人的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 有关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级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b.正、负二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化钾(kclb.四氧化三铁(fe3o4)

c.甲烷(ch4d.氯酸钾(kclo3)

4.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水分子 b.氢分子 c.氧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5 .图中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的。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6.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下列应对水短缺的措施: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加强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③加快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建设;④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⑤提倡节约用水,合理的的是。

abcd.①②

7.一瓶气体,经检验得知只含有一种元素,对该气体的叙述错误的。

a. 可能是一种单质b.一定不是化合物。

c.可能是一种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氧化物。

8.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在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益。

d.雨水是天然的纯净物。

9.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以其相关的技术中用碘来参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强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碘(i2)属于( )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d.混合物。

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氯化钠、铁 b.空气、水 c.医用酒精、氢气 d.冰水混合物、臭氧。

11.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a.③②b.③①c.③①d.①③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b、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都已经改变。

c、气体分子间有间隔,固体物质分子间无间隔。

d、用***广谱杀菌消毒剂的clo2对水进行消毒杀菌,会造成水的污染。

二、填空 (16分)

13.现有①铁屑;②液态空气;③水;④高锰酸钾;⑤过氧化氢;⑥浑浊的泥水;⑦红磷;⑧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反应的剩余固体,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14. 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由右图所获得的信息。

15.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例如:氧气是由___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

16.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水是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7.无色无味的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气体b和c。d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在c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⑴写出a分解成b和c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⑵写出d和c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三.简答题(4分)

18.试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不同?

19.自来水厂一般采用氯气消毒,氯气可以杀灭许多细菌,病毒及一些寄生虫,但同时氯气的剧毒对人体也有害,2023年4月24日,成都市双流县白家镇自来水厂发生氯气泄漏,村内2000多人都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怪味,同时出现头痛,胸闷,甚至晕倒的情况。

1)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中毒人数众多的原因。

2)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旦发生氯气泄漏应该怎样做才能减轻中毒?

3、实验**题(11分)

20.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以**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如上图中甲所示):烧杯a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21.取一根长玻璃导管(两端均不封闭),再取两团棉花,一团蘸浓氨水, 另一团蘸浓盐酸,然后同时把这两团棉花分别塞在玻璃导管的两端。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玻璃导管中部偏浓盐酸的位置,开始产生白烟。

该实验重复几次,均观察到相似的现象。(1)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2)该实验产生的白烟是一种填气体或固体)

3)浓盐酸能挥发出***气体(化学式:hcl),而浓氨水却能挥发出氨气(nh3),这两种气体一旦接触,便化合产生氯化铵(化学式:nh4cl)。

据此推断上面实验白烟的成分是***和氨气两种气体混合一定发生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2.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

体的装置:⑴写出仪器名称: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原因是。

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

五。综合题(5分)

23.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a为电源的极;检验该极产生的气体可用。

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3)某生用加了少量硫酸的水进行电解实验,测得了不同时间段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实验数据如下:

从以上实验数据可知,刚开始的前几分钟负正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你认为原因是从第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l。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2010 201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自然界的水。满分 50分时间 40分钟 一 选择题 细心选一选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答案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表上,否则视为零分 1 盐城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 镇江 绿色化学 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班级 姓名座号评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将选项填入下表 1 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 补钙 补铁 补碘 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 铁 碘指的是 a 离子 b 原子c 分子d 元素。2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铁 b 干冰 c 氯化钠 d ...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 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很大 b 分子 成原子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空隙。2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大,原子小b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