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2单元月考试题

发布 2022-08-06 02:19:28 阅读 9978

2023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10.1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海水晒盐 c、白磷燃烧 d、食物腐败。

2、下列情况处理不当的是:(

a、酒精洒在桌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打开试剂瓶时,将瓶塞倒放在桌上。

c、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d、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

3、下列对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

a、氧气可以燃烧b、氧气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液体或固体。

c、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4、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可用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或② b. ①或③ c. ②或③ d. ①均可。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的空气b、液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固体产物 d、液态空气。

6、田径赛的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硫 b、五氧化二磷 c、水 d、四氧化三铁。

7、.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 (

a.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 b.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 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不能发生反应。

b、在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得氧气,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盛氧气的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色的火焰。

9.北京已成功申报2023年冬奥会,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垃圾。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bcd.①②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b.③①cd.②③

11、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能贮存在钢瓶中,说明被挤压后分子体积变小。

b构成液态或气态的水分子是运动的,构成冰的水分子不是运动的。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水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在阳光下干的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快慢与温度有关。

1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比原子运动慢d.物质由分子构成,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c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大部分。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4、已知贫铀弹中含有的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铀原子质子数为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数无法求出 b中子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 d电子数为144

1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分子 d.氢分子和氧分子。

二、填空题。

19.仔细阅读下列短文,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每空1分,共3分)

过氧乙酸的溶液是“非典”时期常用的消毒剂;①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的液体,②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⑤加热到110℃发生强烈**,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

1)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

2)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

3)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填序号。

20、 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

(每空0.5分,共3分)

abcdef

21、.写出下列化应的文字表达式(每空1分,共7分)

1)碳燃烧。

2)红磷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22.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剧烈。上述现象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每空1分,共2分)

23、根据下列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在以上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___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___

2)b在化学反应中,易___电子变成___填“阴”或“阳”)离子。

3)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

2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0.5分,共3分)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2)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药品的名称是 ,棉花的作用是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若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时,气体应从___填“a”或“b”)管通入。

三、实验**题:

1、我们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是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中为什么要放过量

红磷。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为空气体积。

的1/5的结论外,还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3)如果反应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

不到总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写两条。

3)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填“能”或“不能”),原因为。

2、下图中代表氧原子代表氢原子。(每空1分,共5分)

图1图21)图1发生了变化,图2发生了变化。

2)图1中发生改变的是。

3)请写出图2的文字表达式。

4)2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月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检测。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写在题后的 内。每个小题1分,总分15分 1 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潮湿的衣服经日晒变 瓷碗破碎c.食物变馊d.石蜡熔化。2 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 氮气 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a.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 5单元月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1 5单元综合测试题。班级姓名。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s 32 ca 40 cl 35.5 n 14 一 选择题 单选,14分 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给液体加热 b 滴加试剂 c 读取液体体 d 移走蒸发皿。2 下列说法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5单元月考试题 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1 5单元综合测试题。班级姓名。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s 32 ca 40 cl 35.5 n 14 一 选择题 单选,14分 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给液体加热 b 滴加试剂 c 读取液体体 d 移走蒸发皿。2 下列说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