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九年级上学期实验串讲1 粗盐提纯

发布 2022-08-02 02:41:28 阅读 4316

4. 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同学根据下图步骤提纯粗盐。

在操作①之前,量取一定量水所用的仪器有该实验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是。

该实验可去除的杂质是。

操作②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造成过滤速率慢的原因可能有___填序号)。

a.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中间有气泡 b. 未用玻璃棒引流。

c. 未搅拌漏斗中待滤液d. 漏斗尖嘴未紧靠烧杯内壁。

某同学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可能原因是任写一点)。

对该实验相关操作合理的是填序号)。

a.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除了搅拌,还可以适当加热。

b. 为了去除可溶杂质,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c. 蒸发时为防止物质溅出要不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

d. 实验结束随即用坩埚钳将热的蒸发皿取下放在实验桌上。

5.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填序号)。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填序号)。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___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___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填序号)。

a.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1.(1)溶解;过滤;蒸发 (2)d (3)引流。

2. ①漏斗;f ②左 ③用玻璃棒搅拌;出现大量固体 ④

3.(1)铁架台 (2)蒸发 (3)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低于滤纸边缘。

4)指针偏左就开始称量、蒸发时有液体飞溅出、溶解时水加少了以至粗盐没有全部溶解、称量时有固体沾到滤纸上,没有转入烧杯中等。

4. ①量筒、胶头滴管;水量过少会使粗盐没有全部溶解,影响产率,过多会使蒸发步骤时间过长,增加能耗 ②不溶性杂质 ③烧杯、漏斗、玻璃棒;ad ④滤纸破损、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⑤ac

5.(1)a (2)d (3)蒸发皿;间歇加热 (4)ab

近迁移】1.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g/100**。

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___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ⅲ的名称是___

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__选填编号)。

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

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___选填“15”、“30”或“60”)ml,理由是。

2. 氯化钠和氯化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物质,为了从中提取较纯的氯化镁和氯化钠,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 步骤①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步骤④⑤的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

. 滤液乙中所含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沉淀b中除含碳酸钙、碳酸钡外还含有 ;在步骤⑦中若加入的盐酸略过量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原因是。

. 写出步骤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最终所得的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整个过程中产生新的nacl的反应共有个。

1. ①36.0 ②易溶于水;过滤 ③ac

30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

2. i. 加快溶解的速度。

ii. 精盐中会混有氯化钡或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iii. 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钡;无影响,加热蒸发时***会挥发。

iv. mg(oh)2+2hcl →mg cl2+2h2o

v. 6远迁移】

1. 固和液物质的分离不溶的固体和液体:如硫酸钡悬浊液采用方法。互溶的固体和液体:如碘水采用方法。再如食盐溶液采用方法。

2.(1)液和液物质的分离混溶物:如酒精和水采用的方法。不溶物:如苯和水采用方法。

2)气和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若含沸点不太高的气体时,可 ,如氨气和氢气的分离。提纯时一般采用方法。

3. 拓展阅读:水的净化。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中钙、镁物质的含量,实验室可以通过蒸馏来降低水中钙、镁物质的含量。

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野外求生时的简易蒸馏装置。

我们也可以通过向水中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与含钙、镁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钙、镁物质的沉淀,从而降低水中钙、镁物质的含量。

1. 过滤方法、萃取、分液、蒸发

2. (1)蒸馏、分液(2)冷凝液化、洗气

学科观念的形成】

方法类基本观念——实验观、计量观的形成。

思维品质的提升】

问题链:对物质进行提纯的目的何在?

分离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分离过程各种操作规范的必要性何在?

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上学期九年级化学实验计划

第九单元溶液 有8个演示实验,1个 实验,一个实验活动 分组实验 学生实验活动5 三 欲达到的教学目标 1 初步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补领,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氧气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 燃烧条件 金属化学性质 铁的生锈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等实验与 2 认识科学 的意义...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期末串讲

期末考试模块分析与应对策略 一 选择题 1 图像题 分析方法 一 看清横 纵坐标的意义 二 当横坐标是零时,图像的起点在 原点 还是 y轴 起点 三 分析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拐点 易错点 不看坐标的意义 起点的分析。10年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1

一 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通电分解b 气球充入过量空气 c 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铜片在加热变黑。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用醋 b 蒸馏水 c 天然气 d 加碘盐。3.正确操作是实验安全 成功的关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