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九年级地理专题训练 地球与地图

发布 2022-07-31 20:58:28 阅读 8030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一、选择题。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北半球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时,荆门市白昼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a.白昼逐渐缩短b.白昼逐渐增长

c.白昼先缩短,然后再增长 d.白昼先增长,然后再变短。

2.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

a.1:1000b.1/4000000

c.0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右图实线是等高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线数值a、b的大小关系及图示区域的地势特点分别是( )

>b 西北高东南低 b 北高南低。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

4.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5.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6.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地b.丘陵c.高原d.山地。

7.在等高距为100米的地形图上,3条等高线交于一陡崖,该陡崖的高度不可能是( )

a.180米 b.240米 c.320米 d.390米。

8.读太阳光照图(赤道周长约4万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节气是春分

点看到日出时间比a点早6小时。

c.假如ab的弧长为2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250000000

点关于地球的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45°w,60°n)

9.有一地理兴趣小组判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时得出以下结论,请你找出说法错误的是一项( )

a.图中①、②处都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b.村庄甲及附近地区若有大片农田,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处、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为鞍部、陡崖。

d.村庄甲位于水电站乙的东北方向。

10.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从d点可以直接看到e点。

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强降雨时居民区乙可能受到泥石流威胁。

处适合种植最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可能是棉花。

d.陡崖m最上端的海拔高度不会超过400米。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山顶a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1250米 b.1350米 c.1450米d.1550米。

12.某学校拟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到此地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计划从b处出发了解山谷河流的发育状况,你认为最好的考察路径(图中虚线所标注)应该是哪一条(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右经纬网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穿过海洋最长的经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关于m、n两地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在n的东北方向 在m的东南方向。

地处太平洋 地处亚洲。

15.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二、综合题。

1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

2)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

3)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

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7.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点,位于西半球的是属于中纬度的是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2)甲在丙的方向。当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①处向②处运动过程中,丙地的白昼将变长或短)。

09年高考冲刺地理专题训练 地球

08年山东省临沂市二轮复习专项训练1 地球。一 单项选择题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1 3题。1 在图1 1 4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 b c d 2 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a 8日14时b 9日2时。c 9日20时d 8...

九年级地理专题训练地理绘图 计算

地理绘图 计算。一 地理绘图。1 读下图,回答 1 画出dc段地形剖面图。2 地图要素是指和。3 图中a表示地形部位 虚线表示。4 b点与c点之间的高差为米,这是b点对c点的高度,b点的海拔为米。5 c点在b点的方向。6 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该选在坡。理由是。2 下列等高线图就是 崮 根据所...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九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九 表达方式。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 表达方式 方面的具体要求。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 表达方式 方面失分的原因及提升方法。3.掌握 自如运用,恰当综合 表达方式的方法。教学重点。1 了解中考作文在 表达方式 方面的具体要求。2 掌握 自如运用,恰当综合 表达方式的方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