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课听课记录评课笔记

发布 2022-07-31 20:23:28 阅读 2616

上课内容:课题3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记录:

教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何重要用途。

师生归纳引入:氧气有很多重要用途,那你们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吗?

教师: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演示: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学。

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1、

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没有燃烧。

师生分析原因:

无氧气放出。

有氧气放出,但是量太少,不足以让木条复燃。2、

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复燃。

师生分析原因: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有氧气生成。

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但它是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也可能是促进者。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①木条复燃。

试管底部二氧化锰的量好象没有变化。

师生分析原因: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它不是反应物,它的量如果用精密仪器称量,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发生变化,且还可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

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也叫触媒。例:汽车排气管有一个尾气处理装置,里面加入了一。

种催化剂,使会污染空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无污染的氮气和二氧化碳。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剂用途:

老师强调:1、改变(加快或减慢)速率,不能片面说是加快。2、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氯酸钾)的分解是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的。3、催化剂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质量。

学生实验**:

二氧化锰1、实验原理:在刚才的实验中,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

如下表示:过氧化氢。

水+氧气2、气体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装置:

问题: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归纳: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4、检验与验满:

问题: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何判断氧气已集满?如何检验氧气?

归纳: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木条复燃,证明已满(气泡从瓶口溢出,证明已满)

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老师组装仪器,演示实验,检验气体(排水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除了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实验室还可用哪些方法制取氧气呢?请。

同学阅读教材。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按照实验步骤边操作边讲解。

学生: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加。

热。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学生讨论:1、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有何特点?它们与化合反应有何不同?2、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哪一套装置更好,怎样来比较两套装置的。

优劣?归纳总结:1、分解反应概念2、特点:一变多。

ab→a+b)

学生课堂练习:幻灯片。

教师:工业上用氧气的特点是量大,工业上制取氧气也和我们实验室制取一样吗?

学生阅读教材资料:

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并思考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则、

特点及方法。

师生归纳:1、原则、特点:原料是否易得、**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能否大量生产及对环境的。

影响。2、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方法)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收获是。

在的问题是。

作业布置。评议:1、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2、教学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好。3、教学过程层次清楚。4、教学方法得当。

5、课堂调控好、师生配合默契。6、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7、将教师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演示,教师指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8、建议在写文字表达式的时候,可写出化学式,便于降低以后学习的难度。

五年级听课评课记录

1 师 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吗?先来读一读该课的词语,读对了词语,咱们就去看梅花。2 课件出示生字词 车读生词,齐读生词。二 精读课文。1 过渡 现在,就让咱们跟随小作者去看梅花吧。2 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红笔标出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一年级听课评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听课评课记录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 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谁能猜出这个谜语的谜底得什么?生 钟表。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猜谜语的特点,在上课伊始就采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九年级化学课改总结

我备课组成员将 学习洋思经验,推进课程改革 作为工作的宗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取得一定的成效。1 深入学习,更新理念。通过 洋思课堂实录和听洋思学习老师 任冬泉 的观摩课,让每位成员充分理解和学习洋思课堂教学的模式 环节 和实质,对洋思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完整 系统的认识,在教学理念上有了一个彻底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