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发布 2020-12-04 11:57:28 阅读 1347

时间:2009-4-22

听课学校及班级:××小学二(4)班。

课题:18鸟岛。

执教:××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8鸟岛”

二、组织学生**录像(对鸟岛的初步认识、整体感知)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时间:2009-4-22

听课学校及班级:××小学二(4)班。

课题:18鸟岛。

执教:××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8鸟岛”

二、组织学生**录像(对鸟岛的初步认识、整体感知)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了解鸟岛在什么地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

师引导理解“陆续”并说一句话。

师:这些鸟是来干什么?(生答)

课件出示)片段,第二自然段,反复品读,悟出“鸟多”(板)

3、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片段)

全班齐读,学生分句,逐句学习。

引导学生理解“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请几个学生到台上演示)

悟出“窝多”“蛋多”(板)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教师再范读的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闭上眼睛想象(如果你来到小岛上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或糟糕的事?)

2)指名说。

四、课堂延伸,实践拓展。

1、师扮不文明的游客,生有礼貌的劝说;

2、师扮记者采访岛上的小鸟(生扮演)。

五、总结升华。

1、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鸟、护鸟。

2、师范读全文、生齐读;师示范背诵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背诵。

板书 : 18 鸟岛。

鸟多。爱鸟、护鸟窝多鸟是人类的朋友。

蛋多。倪建伟听课记录。

小学教师听课记录精选一。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教学。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二、复习旧知:

1、 这些词语还认识吗?(钓鱼、从未见过、允许、遵守规定、铭刻)

2、 回忆课文写了什么?你能这些词语说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钓鱼”、“放鱼”)

三、进入新课:

第一板块:1、 由学生的回答开始,教师:钓鱼和放鱼的孩子的现在的情况吗?

2、 引导读课文一到四小节:

a、(出示课件:汤姆——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他设计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日前……)他在接受采访时他对父亲让他放掉……表示感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设计师……

b、引导读读课文一到四小节。学生读课文。(要求自由读)

3、 读书交流:一到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踊跃)

1) 课文写……

2) 我感受到这里景色很美;

3)你知道涟漪是什么意思(教师不经意的随便问),我们把“涟漪”可以读得再美一些,齐读“涟漪”这一句;

4)我读懂了他们高兴:两个感叹号。

5) 我读懂了他们钓到的鱼很大:弧形(读出“大”来),还有谁知道这条鱼很大?(大家伙)而且是大鲈鱼。

6) 引导读:“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三人)

7) 此时,传来了爸爸的声音。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爸爸的语言。(学生读书)

a. 出示课件:父子的对话:爸爸:“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b. 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话语:a、分角色;b、抓重点词语;

c. 汤姆为什么要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d. 汤姆不肯放鱼的原因是什么?(听课疑问:孩子们,别人回答问题时,你静静坐着脑子里在想什么?)

e.介绍“规定”,问:“知道了吗?”

f.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朗读,强调语气(斩钉截铁):“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先分别指读,接着邀请男子汉齐读;

g.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不管……都……”说说生活中的事情。(学生表达,教师评价)

四、小结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第二板块:五、相信爸爸的这句话对大家的启发一定很深,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齐读)

六、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学生做评委(第五小节开始—— 规定”)引导学生提建议:读得怎么样?

七、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建议“用起来”;

八、提出新的要求:“加入动作、表情、道具”增强表达效果;出示课件配合,师生配合。

九、爸爸和小汤姆争论的结果如何?此时的心情如何?(邀请数名学生回答)

第三板块:十、教师小结学生回答。从“后悔”过渡到下文。

十。一、讨论:后悔吗?(要求学生帮帮忙)

十。二、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节”。

十。三、教师总结全文,出示课件:“转眼间……不出所料……道德只是个很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十。四、同学们,……出示课件:“是取失去的是一时的利益,得到的美德是一生的财富。”要朗读求学生这句话;

十。五、再次朗读:“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一、导入。以赵佶出以诗句“万绿丛中一点红”来作画的故事,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评:

优点:导入自然,富于趣味性。既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主题有初步的感知,有营造了愉悦、互动的课堂氛围。

不足:没有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发言,因此对学生引导不足。二、分析课文。

放课文的 flash课件——让学生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提问学生——让学生评课文中三位**的画——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再次体会课文。评:优点:

利用flash课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由此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发挥阅读在语文中的作用,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故事;准确把握文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提出“骆驼”中驼字要读轻声,指导学生朗读的语速、语调,能较好地让学生体会语文的音韵美,掌握“虽然……但是”关联词语的用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启发学生评画,并且引导学生扮演故事的角色,学生由此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不足:不能很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只关注班上的几个学生; 炉房教育信息网。

三、拓展、总结学习。

故事二:“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作画故事——学习故事三:“深山藏古寺”的作画故事——引导学生回忆所知道的与课文主题有关的故事——总结:

做事要多动脑筋,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评:优点:利用故事连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讲述与主题有关的故事,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积累与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起很重要的作用的信息不足:

后两个故事中的诗句意蕴较深,可以再次利用图画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差别;或两个故事的阐述不够深入,学生最终没有很好地把握。

一、激趣导入。

1、 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今天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录像)

3、 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检查生字,指名读。

肚肺腭胎。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

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关键句,懂得读书时要抓住重点。

1)鲸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

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这节第一句话与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同?(设问)

三、学习第三世界自然段,了解鲸的大,认识说明方法。

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

生:巨大。生:庞大。

生:庞然大物。

2、特别大、非常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很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

为什么同象比?

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

生:那是假设。

3、聘请高级解说员介绍一下鲸的大。

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多种说明方法)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鲸是哺乳动物,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8 听评课记录 7 小学听课记录5 教学 2010 04 26 10 43 05 阅读470 评论0 字号 大中小订阅 小学听课记录4 燕子专列 越溪实小吴文祖 第二课时。一 情境导入。1 齐读课题。2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 板书 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3 出示词语 气...

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点评 1 教师放录像 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 然后让学生观利用录像引察主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题图 课本的图 答在屏幕上随机。教师提问 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出现各种图形,流 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你看到图形了吗?引出新课的主题。学生1 我看到了正方形...

二年级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8 听评课记录 7 小学听课记录5 小学听课记录4 燕子专列 越溪实小吴文祖 第二课时。一 情境导入。1 齐读课题。2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 板书 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3 出示词语 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料峭的春寒 冻得坚硬的山路 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 脸冻得通红 手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