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卷

发布 2022-07-29 02:15:28 阅读 4928

盐亭外国语2014—2015学年度化学期末检测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 收集气体并观察 b. 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c.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d.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b. 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c. 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d. 用5ml水和5ml酒精配成10ml酒精溶液。

3.在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风力发电 b. 用日光灯照明 c. 用太阳能加热水 d. 用煤气做饭、取暖。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氯酸钾受热分解成氧气。

c. 火柴燃烧看到了有无色气体生成 d. 木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则( )

a. 不能产生氧气 b. 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d. 也能迅速产生氧气。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金和金刚石 b. 水和氨气 c. 汞和氯化钠 d. 干冰和硫酸铜。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8.2023年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 吸附杂质 b. 过滤 c. 杀菌消毒 d. 蒸馏。

9.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

10.(2014南宁)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 二氧化碳用于人工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1.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co2不支持燃烧。

a. ①bb. cd. ①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13.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 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 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 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1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c. 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 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价值。

15.2023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b. 是一种碳单质 c. 具有导电性 d. 具有可燃性。

16.(2014路北区一模)如图所示,有一段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取一块废旧石棉网上剪下的铁丝网,用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3~4ml食盐水,迅速塞紧瓶塞,过一段时间观察气球的变化是( )

a. 比原来大 b. 比原来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无明显变化。

17.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

b. 用量筒量取90.0ml 的水。

c. 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18.下列有关“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的是( )

a. 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

b. 称取氯化钠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

c. 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g的刻度线,然后将氯化钠加到天平的右盘上。

d. 取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7ml水,快到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19.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均。

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

20.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 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图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d. 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二.填空题(共52分)

2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22.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

23.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甲是。2)在水,汞,氯化钠三物质中,由离子组成的物质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通电前后硫酸钠的质量和性质不变),现有0.2g硫酸钠溶解在99.8**中并通电,当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

25%时,有**被电解.

24.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属于离子的是。

2)对图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20 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5.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将于2023年10月3日至12日在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

1)体育馆内照明灯的导线大多数是铜导线,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金属铜的___性和___性.

2)体育馆雄伟壮观的主体建筑使用了大量的金属铝板,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本届锦标赛吉祥物“南南”和“宁宁”,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纤维[化学式为(c10h8o4)n].pet纤维由元素组成.

26.下表是固体a和固体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固体a 35.7 36.0 36.6 37.3 38.4

固体b 13.3 31.6 63.9 110 169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a和固体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把50g固体a放入100**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g.

3)4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4)若b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a,可用下列法提纯b(填序号).

趁热过滤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三.解答题(共8分)

27.普通黄铜仅由铜和锌组成,广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铸造机械零件.为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0g,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1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是 a 干冰做制冷剂 b 金刚石作装饰品 c 铜丝作导线 d 氢气作高能燃料。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 化合物 混合物顺序排列是 a 氢气 干冰 冰水共存物 b 天然气 煤 石油。c 液态氧 二氧化硫 生铁 d 稀有气体 酒精 碳...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

成语 饮鸩止渴 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 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 as2o3 的俗称,有剧毒。8 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a 3 b 2 c 2 d 3 9 下列做法可用 饮鸩止渴 形容的是。a 合理施用农药 化肥 b 大量开办经济效益...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卷 3 无答案 新人教版 2

江苏省无锡地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练习卷 2 第i卷 选择题共15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现象中,不是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 古建筑中石像变模糊b 地下煤层自燃。c 钢铁生锈d 北方湖面出现 冬捞碱夏捞盐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