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25课词五首练习题

发布 2022-07-27 23:55:28 阅读 3813

语文九年级上25课《词五首》练习题。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温庭筠的《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请根据你的理解来谈一谈。

这首词描写了女主人公梳洗打扮完毕,独自登上可以眺望江面的楼台,倚栏而盼,强烈地盼望亲人的归来,水面上成百上千的船只都驶过了,没有她盼望的那一只,眼前只有斜晖脉脉,照着悠悠流水,望着她送别亲人的白苹洲,怎不令她心伤肠断!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长烟 | 落日| 孤城闭。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全词的上片写景,“ 异 ”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

孤寂荒凉的特点。

4、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

5、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凉,意境开阔。

6、《渔家傲》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两句,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在重重高耸的山峰间,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写出边塞的荒凉,冷清豪迈的景致。

7、《渔家傲》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露了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境。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2、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4、“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

5、“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劲射的英雄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7、这首词用一个“狂”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上片表现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了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8、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9、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答案:a(这一句写的是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其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心情。没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10、请你谈谈对《江城子》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的理解。

这是作者借用典故。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能派使者来,让我获得重用,效力疆场呢?表达了作者渴望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武陵春》一词中“日晚倦梳头”一句有何作用?

表达了物是人非、国破家亡的感慨。

2、上片中,“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3、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答: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

4、对下列一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5、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这两句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

2、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4、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8、《破阵子》一词中描写将士酒足饭饱后列队布阵的场面的语句是什么?描写残酷战斗气氛的语句是什么?(都是从视觉与听觉)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9、《破阵子》一词的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可叹壮志无法实现,只能听任白发增生,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与思乡忧国的情怀,流露出词人的伤感和悲愤之情。

10、表达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与对理想的追求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词人壮士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的词句是:“可怜白发生!”

九年级词五首练习题

词五首练习。一 积累与运用。1 根据拼音写汉字。斜晖m m白p n洲。右q n苍锦帽di o qi 酒h nz m n hu下zh p l 2 填空。1 望江南 梳洗罢 的作者是 他是 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2 渔家傲 秋思 的作者是 他的一出,岳阳楼从此声名大振。3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的作者是 号 ...

25词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案

教学依据。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也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 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诗言志 词言情也成为中国文化知识分子表情达意的最主要的方式。可以说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与文化的脉搏。词五首 就是从 余晖脉脉 长烟落日 的景色,从 城外狩猎 沙场秋点兵 的生...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词五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5 词五首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筠倚斜晖脉脉 貂裘麾下炙舴艋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 过尽千帆皆不是2 斜晖脉脉水悠悠。3 燕然未勒归无计4 老夫聊发少年狂。5 鬓微霜6 会挽雕弓如满月。7 八百里分麾下炙8 了却君王天下事。9 沙场秋点兵10 了却君王天下事。3 文学常识填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