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

发布 2022-07-25 22:34:28 阅读 3603

沁园春雪。

知识目标:识记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率长征队伍胜利到达陕北,在陕北清涧县,毛于一场大学之后攀到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于是诞生了这首《沁园春雪》。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是一种什么心情?那这首词又会流**泽东什么样的心情呢?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诗词,领略北国风光。

一、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作者、字词等文学常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诵读诗词,感受诗词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走进诗词意境,感受词人的伟大抱负和鉴定信念。

二、自主预习。

1)走进作者:***,(1893—1976)年字,笔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共和国的缔造者,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作为诗人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七十多首诗词,《沁园春雪》是他的代表作。

2)沁折腰

分( )外妖娆(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今朝( )

3)文体常识积累: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你还想到了哪些?

三、展示交流

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聆听伟人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品雪论英雄。

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归纳这首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示:词上阙写 ,展现了;下阙论 ,抒发了 。)

2、品雪诵读诗词,感受诗词的语言魅力。

个案修订。1)上阙的总领句是: ,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用“ ”字,领起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3)在雪景中,作者既有静态的描写,也有动态的描写,找出来加以分析。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前句是静态描写,后句是动态描写,“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请你也找一句,加以分析:

除了静态动态的描写之外,作者更是由眼前的壮丽风光,引起了心中无限的豪迈,想到了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点出了此时是作者的想象,是虚景,前十句是实景。

四、合作**。

论英雄。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上阙与下阙之间的过渡句是:,。

其中承上,总括上阙雪景,一句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抱负:,,

2)下阙中“ ”一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等古代英雄的评论,这一字就写出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 、 之情。

3)“”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到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

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

六、点评拓展。

1.《沁园春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上阙写北国风光,展现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阙议论抒情,评说历代英雄,抒发了词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现了词人要 ,担当的抱负。

2.徜徉词海。

满江红》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背诵这首词,谈谈你的感受?

七、课堂检测。

1、默写上阙:

个案修订。2、指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辞手法: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唐宗宋祖,稍逊**。()

3、“惟余莽莽”中“惟”的意思是,写出白雪。 “顿时滔滔”中“顿”的意思是,写出冰封。这两个副词准确的写出了北方冬季的。

4、本文用“,”两句由上阙写景自然过渡到下阙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5、《沁园春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旨,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6、古诗中有很多写雪的句子,请写出三句:

7、***,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沁园春雪》是一首,沁园春是,雪是。

8、积累与运用:南方落雨,北方落雪。雨总是落在南方。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山下兰芽短浸溪,。”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南方的雨啊,在兰溪,在巴山,打湿了苏轼的衣衫和李商隐的思绪。在巴南落雨的时候,北方总在落着雪。“***山雪,无花只有寒。

”“欲将轻骑逐,。”欲渡黄河冰塞川, 。这北方的雪啊,在天山,在黄河,染白了边关将士的征袍,冷却了李白济世的豪情。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1. 回顾文学常识。

2. 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

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3. 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个案修订。二、自主预习。

朗读课文继续分析课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沁园春雪》是一首,沁园春是,雪是。

2)词的上阙侧重写,抒发了的思想感情,下阙侧重写,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3)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三、展示交流。

(1)、词的上阙中哪些句子是写北方雪景的?这些句子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作者在上阙中“望”到了哪些景物?其中虚写的是?

3)、词的上下阙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

4)作者在下阙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5)、词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6)、“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写出了地域的 ,显示了作者的胸襟。

四、合作**。

分小组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后通过小组讨论完成。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1)一句描写的景物是和,运用了、、修辞手法。

2)为什么觉得群山像银蛇在舞动,高原像一只只白象在奔驰?

2、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1)、“须”的意思是什么?

2)、思考:这几句写的是否眼前所见实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六、点评拓展。

下面这首***的七言律诗是与《沁园春·雪》在同一时期写的,请结合课文并按要求解答问题。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长征》与课文在内容、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个案修订。2)诗中对偶句有哪些?

3)诗中作者把“五岭”、“乌蒙”分别比做什么?突出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七、检测训练。

同堂检测:1、词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分别指、、、

2、**原指《》里的《》和《》里的《》,这里指。

3、下阙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

4、“惜”的作用与上阕哪个词相近?

5、“文采”、“**”、“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6、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

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7、“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8、这一部分在表态方式上有何特点?“俱往矣”前后有何联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比较阅读。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慢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一九三五年二月。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

2、词的上阙,描绘了红军进军的场面,进军的时间是,为了渲染红军急速而坚毅的向娄山关前进的英勇姿态,诗人写到的物象有。(用词中词句填写)

九年级语文 上

2006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说明 1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 答选择题时,请将所选项的编号填进题后的括号内 阅读和填空题,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一 积累与运用 20分 1 据要求用原句填空 10分 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 破阵子 2...

九年级上 语文

重点字词。1 崩殂 帝王死 2 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3 菲薄 轻视 4 恢弘 发扬扩大 5 引喻适义 称引恰当 5 陟 奖 罚 惩罚 臧 善 否 恶 6 异同 不同 6 刑赏 罚 7 昭 之理显示治理 8 淑均 善良公正 9 倾颓 倾覆衰败 10 倾覆 兵败 11 布衣 平民 12 躬耕 亲自。1...

九年级语文上

九年级语文上 词五首 练习题。一 注音 解释 默写。1 给加粗的字注音。1 斜晖脉脉 2 白蘋洲 3 人不寐 4 右擎苍 5 锦帽貂裘 6 鬓微霜 7 舴艋舟 8 麾下炙 2 解释下列加粗字。1 老夫聊发少年狂 2 千骑卷平冈 3 会挽雕弓如满月 4 也拟泛轻舟 5 五十弦翻外声 6 马作的卢飞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