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所有常考实验

发布 2022-07-21 01:28:28 阅读 8474

1.(1)小刚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作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参考直线.用激光笔沿着白纸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甲所示.

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棒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

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2.图17是“**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中,放置平面镜和白纸的顺序是: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而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3.(4分)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是“**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

2)如图乙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___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___关系.

4.小明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时进行了实验**。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选填(1)或(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5.(4分)(2015德州)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6.(9分)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图甲乙图。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应将光屏向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 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选填“实”或“虚”)像;

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

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

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

7.(6分)(2015聊城)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应将蜡烛向___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8.(4分)(2015威海)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的位置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6分)(2015潍坊)如图所示,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光屏上得到 __的实像;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

10.(7分)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将部分冬枣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m1; c.将烧杯中冬枣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冬枣醋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 __

3)由图可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冬枣醋的密度为g/cm3.

24、(5分)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b.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cm3.

2)小芳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g/cm3.

3)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是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22.小光和小红在实验室里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矿石样品、细线、烧杯和水进行实验.

1)天平调节好后,小光将矿石样品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样品的体积,量筒中放入矿石样品前后,水面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学年沪科版八年级 下 物理期末常考60题

a f1一定大于f2b f1与f2可能是一对平衡力。c f1与f2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d 此时撤去f1,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6 质量为50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小伟同学用300n竖直向上的力去提该物体,这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 n,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n 7 福州地铁1号线的建成,将有效减...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沪科版

黄山新世纪学校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月考八年级物理考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出卷人 项骏审核人 张承简。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瓶盖起子 b.定滑轮c.天平 d.镊子。2.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 用力将铅球掷出...

八年级物理 沪科版

郑路中学八年级月考试题物理卷。同学们,这是你们学习物理以来参加的第一测试,一定要认真完成。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56分 1 下列关于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误差可能是由于测量方法不够完善引起的。b 误差可能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引起的。c 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d 误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