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2023年高考地理备考讲座

发布 2022-07-19 23:23:28 阅读 7875

山西省2023年高考地理备考讲座。

王旭。一、气候。

图6—51. 突破低纬环流模式的困惑,实现形象立体思维向抽象立体思维的转化过程。

2.突破学习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的困惑,实现把握关键考点的学习过程。

1)前述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的三点内容(成因和幅度及方向)是基础,但高考的关键考点是移动的意义或价值是什么?教材介绍的并不十分到位,这给考生复习带来了困惑。

2)一个意义就是图6—6展示的南亚夏季风的形成。这里既有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又有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变为西南夏季风的作用。

3)另一个意义就是图6—7展示的因风带和气压带的移动,使得全球气候类型复杂化和多样化啦!试想,如果没有风带和气压带的移动,**会有地中海气候呢?**会有热带草原气候呢?

这两点现实意义在各省市的自命题和考试中心的全国卷中多次出现,显然不是偶然事件。

4)时至今日,高考试卷的着眼点已从地中海气候和南亚夏季风的俗套中跳跃出来,取而代之的是与时俱进、强调调动运用能力的新兴热点——近几年来,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地区夏季风频繁地带来了洪涝灾害。究其原因,如图6—8所示,受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北半球东北方向的冬季风随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变为西北夏季风,其强度的大小和控制时间的长短及地形抬升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变化,故形成了洪涝灾害。

3.突破风的干湿性质判断的困惑,实现开放性的学习过程。

1)童话的世界。某年期末考试临近,中午,我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酣睡,两位女生叫醒了我。

学生:老师,明天就要模块考试了,我们还有些问题不会,打扰您老休息啦!给咱答答疑呗?

王旭:你们怎么不问其他老师呢?

学生:您老看看这一屋子的人呀,老师们这不都忙着答疑吗?要不然也不好意思打扰您老呀!是不?

学生:再说了,我们的问题比较低俗,我们的地理学得太烂啦!不好意思问我们高一任课的老师们。

王旭:别客气了,问吧!

学生:老师,您教哪个年级的?

王旭:初一和高一地理我知道一些,问不问?

学生:问!问!您老说说,信风是干的?还是湿的?

王旭:当然是干的啦!想想东北信风从西亚吹向北非,加剧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撒哈拉地区其干燥程度和增加了其分布的面积,对不对呢?

(对于这样平时课上不听讲、学习不努力的学生我就是这样完成***疑的,全体地理老师都这样,地理成绩和素养早就提高了。)

学生:谢谢您啦!您讲得实在是太清楚啦!闪!

2)反复的骗术。半年后,校门口,又与两位女生相遇啦!

学生:快点站住呀!老师,还记得我们两个吗?

王旭:不记得啦!这么多学生呀,记不住。

学生:还记得信风是干的?还是湿的吗?

王旭:想起来了,你们地理学习进步了吧?

学生:还说呢,我们刚进高二文科班,第一节地理课就来个窝头翻个儿——现大眼啦!老师问信风的干湿性质,我们就把您老那套干燥说重复了一遍,全班哄堂大笑,翻啦!

学生:经同学和老师指点,我们才明白了——风的干湿性质取决于风是否来自海洋还是陆地。在南半球,东南信风多来自海洋,可以给巴西和澳大利亚及马达加斯加岛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降水。

对不对?

王旭:对!对!我当时就和你们说高一地理我就懂一点点吗?

学生:您老欺骗了我们,得给予赔偿!两瓶冰红茶就结了。

王旭:没零钱,就十元了。

学生:每人两瓶,不用找零钱啦!

王旭:这不是大白天的明抢吗?骗死你们,早晚你们两个还得找我来!信不?

3)真诚的感动。第二年高考的前夕,两位同学再次来到我的办公桌前,这次的师生交流十分真诚感人。

学生:王老师,我们知道您是谁了,上次冒犯啦!

王旭:没关系。有问题就问吧。

学生:近期新闻联播说,今年冬季,冬季风给山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带来大量降雪,那地方被人称为“雪窝子”。冬季风的性质不是寒冷干燥的吗?

王旭:坐,坐下来说。请看图6—9,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冬季风的性质的确是寒冷干燥。但是,你们想想冬季风的运行路线?

学生:图上的风向不就是由西北吹向东南吗?

王旭:但要明确风所经过的下垫面有何变化。

学生:嘿!我明白了,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吹来的冬季风肯定是寒冷干燥的,但经过渤海海域就会增温加湿,给烟台和威海带来迎风坡(山东半岛多低山丘陵)降雪。

学生:这是同一季节海陆热力差异决定的吧?

王旭:你们分析的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

风的干湿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要看其经过的下垫面的变化,这是现实真切版的思维方式与过程。那种要干就一直干到底的想法就比较机械,没有开放性地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吧。

学生:真的谢谢老师!我们还以为您会生气,不给我们解答问题了呢。经历了前后三次的交流,我们终于明白了从教材到现实的学习方法与途径,应该由表及里。

王旭:老师不应该放过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但也不必要一下子什么都捅破了吧?让你们自己去感悟一下地理学科的真谛,这样才能够学到终生有用的、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的这种教学方法被学生俗称为“王旭装孙子教学法”。好好学吧,欢迎你们有问题再来讨论,拜拜!

学生:拜拜了您呢!(

4. 突破洋流宏观与微观思维的困惑,实现理性的思维过程。

1)惯性思维。我从小就喜欢下围棋,尽管水平极低,但受用终生,因为它教会了我什么叫盘面大局观。每每回忆起日本围棋九段坂田荣男的《弃子争先》和武宫正树的《宇宙流》,心中的愉悦无法形容。

现在的学生可没有时间学习围棋了,当然,其宏观思维意识与水平就需要教师们耐心启迪与培养。学生们遇到问题比较善于微观论述,忽视宏观分析的。而地理的学习恰恰又是需要宏观的空间思维过程,需要养成思维的惯性。

2)宏观思维。上课时,我把学案片段的提纲发了下去,让学生们结合图6—10完成自学和小组讨论。

第一,阅读全球洋流分布图,分析经线方向的洋流对全球高低纬度的气候有哪些影响?

第二,以澳大利亚东西两侧的寒暖流为例,分析经线方向的洋流对全球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有哪些影响?

教学过程中,师生开始宏观与微观的思路总结。

学生:经线方向的洋流对全球的气候没有什么影响呀?

老师:先想想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学生:大气环流加强了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水汽输送,使得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差异减小。

学生:那经线方向的洋流也同样加强了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水汽输送啦!

老师:当然。这是洋流南北方向的影响。再看看洋流对大陆东西方向的作用。

学生: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老师:这不是宏观思维结论,是微观的总结。与南北方向的结论不匹配。

学生:造成了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差异。

学生:反对!没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没有西澳大利亚寒流,只要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足够大、只要澳大利亚东西两岸处在不同的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的影响下、只要澳大利亚东部有大分水岭存在,澳大利亚东两岸气候差异就一定存在的!

老师:太精彩啦!

学生:那应该改为洋流加深了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差异。

3)微观思维。我继续提出思考问题。

第三,详述寒流和暖流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微观影响?

第四,寒流为何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学生:这回该是暖流增温增湿和寒流降温减湿了吧?!

老师:那为什么寒流一定会减湿呢?

学生:无语啦!这需要问为什么吗?

老师: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怪异的思维。自打记事起,印象中最不喜欢的词语是随波逐流或人云亦云及从众心理等等。何故?

父亲从小就告诫我一个简单的道理:数学解题要求答案都一样,但过程方法不见的相同;语文中的作文则要求百花齐放、标新立异。不曾想过,父亲的一句教诲,竟然成为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当然吃过的亏也就不计其数啦!

求异思维、标新立异、异想天开、风格独特的研究思路使我终生受益。在工作的第二年春天,当我听说“寒流降温减湿”的时候,就产生了疑问。

常人的解析。寒流降温是指外来洋流的温度低于到达区域的水温时,受其影响到达区域的大气温度降低;两者的水温是相对冷暖的。

—为什么会减湿呢?

—这你都不会呀?你上大学干什么来着?

—我所有的课程都是60分—65分,从没挂过科。我真不懂!

—还为什么?就是减湿呗!

—你想,寒流经过肯定降水少,减湿了吧!

—我问的是为什么降水会减少呀?

—你这年轻小伙子真犟。怎么就和你说不明白呢?

—王老师,我和你说,这多少年都这么讲的,不用问为什么!

—那不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吗?

—这小子太狂,我们说不过你,算啦!

—囧!想当年郁闷死我啦!!!

奇异的想法。这样也不是个事儿呀!回宿舍我画了图6—11。

突然发现有寒流流经的地区近洋面20°和15°形成了逆温现象。在对流层逆温现象的出现,空气对流运动不利,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光有水汽,没有凝结温度的变化过程,当然形不成降水了。啊!

减湿原来如此!

图6—11痛苦的反思。夜晚,我又翻看了大学的气象学和气候学教程,脸红了!受寒流影响形成的气候叫热带多雾性沙漠气候。

我不怪罪任何同行,谁让我当初大学时光就知道玩;中国的教育存在人云亦云,缺乏求异思维的现象。何时才能够实现“钱学森之问”呢?落伍的笨鸟无时间叹息,只有奋起才能够生存!

4)重要提示。复习洋流分布地图时,应着眼于大陆两侧的寒流和暖流分布及影响,不应只关注大洋为中心的洋流分布状况;应养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过程。

5. 突破命题思维方式的困惑,实现高效率的学习过程。

1)我们平日复习比较重视不通气候类型的差异,包括它们的影响因素、要素特点、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分布规律。但从高考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命题人在气候命题思维方式上明显地呈现出注重同一气候类型下的差异考查。

2)同为地中海气候,图6—12表现出三地的气候差异。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

第一,三地自西向东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明显递增;第二,三地自西向东年降水量明显递减;第三,三地自西向东气温年际变化明显递增;第四,三地自西向东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递增;第五,三地自西向东大陆性明显递增,海洋性明显递减。

3)究其原因可知,三地地理位置中的大气环流位置中的中低纬度三圈环流存在着明显,进一步出现了距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远近差异,从而决定了上述五点不同。

讲座2023年高考备考

2006年高考备考讲座。一 05全国高考卷分析。一 百花齐放,一纲多本。04年的15套卷子到05年的16套卷子。二 四个能力测试模块,体现以能力命题的方向。语言运用能力模块 现代文阅读能力模块 古诗文阅读鉴赏模块 写作模块。这种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2006年还应该继续坚持。三 06备考要用好高考16套...

2023年高考备考讲座

一 年河南高考试题回顾。1 试卷总体评价2 试卷结构评价。3 答卷总体评价4 各种题型得分情况。5 各种知识点得分情况。二 年河南高考试题错误分析。三 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典型题分析。1 函数与导数。2 数列。3 不等式。4 向量与三角函数。5 立体几何。6 解析几何。7 概率统计。四 对高三数学...

2023年高考备考会专家讲座

专家简介 语文刘德水。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2000年被北京市教委 北京出版社聘为北京市21世纪教材高中 语文 编写组成员,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2004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2005年被评为顺义区首届学科首席教师,同年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