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作业

发布 2022-07-17 18:12:28 阅读 5439

萧山区益农镇夹灶初级中学姓名:来土军学号:32

一、必选题。

1、scl-90测验结果处理。

2、从您个人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些教师心理问题?

答:我是从以下这些个人的角度来看待教师的心理问题的,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发展的人。

从教育角度来说,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的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的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近年来,时常发生体罚学生、辱骂学生,或逼学生喝尿,在学生脸上刺字等。甚至因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而逼迫得学生离家出走、或跳楼自杀等的恶性事件。法制观念不强,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教师的心理素质问题,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疾病较为严重,才导致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发生了。

动口也好,动手也罢,他们似乎都不像是教师。通过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教师进行过测试,结果令人担忧,三分之二的教师有自卑、嫉妒、焦虑等心理问题,处于亚健康状态;约五成教师存在心理障碍。

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人类文化传递者、人类心灵工程师,是真理和文明的化身,教师从外表到内涵,似乎应该有一种温文尔雅、宽容仁慈的谦谦君子风度,然而难以置信的是,上述那一切确确实实发生在教师身上。难怪一声声令人难堪的责问声不绝于耳:老师,你们到底怎么了?

教师缺乏心理科学的正确引导。虽然教师在师范院校和在岗学习了教育心理学,但是教育心理学仅是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至今还没有教师心理学供教师学习、应用,以作教师自我心理调适的读本。

教师队伍是比较孤独的群体。教师特别是普通中小学的教师(九年义务制的学校)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切身体验的人,他们从事教师工作后,其主要时间是围绕着孩子转,思维境界囿于校园的小圈子。他们无暇顾及也缺乏对纷呈多彩的社会的参与。

和未成年人打交道就容易思想单纯幼稚——成天和不成熟的人交往就容易不成熟。

教育界主导思想和决策的失误是教师心理的失衡是一个主要因素。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教师本身已没有办法解决,但是却还要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落实,这就容易使教师内心充满矛盾。例如,这些年,学校普遍存在对教师苛刻而对学生过于宽松的现象——“三率”(及格率、达标率、优秀率)不能有丝毫马虎,以此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评技术职称的根本依据。

一些学校给教师设下的不断拔高要求,层层递增的目标,已经超越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虽然有双休日节假日但教师们难得有宽松的心态,因为要穷于应对那些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界的一线职工是金字塔的底层人物,可是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和一定的工作自主权。

这就形成一个不可调和不可逾越的矛盾——教师工作客观上要具有一定的伸缩度,而上司却要教师无条件凡事按照他们的意志办,不管他们的意志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多么不相符合都得照章办事,不折不扣按部就班地执行。例如每学期上交多少**,上报多少教研课题,开设多少主题会、出版几期手抄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后进生提高学业的百分比、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的校级标准、家访次数、与学生个别谈话次数和记载、组织学生参赛获奖项目和比例等等,教师都要完全按照上级指示办,不允许有自己的实施方案,不能自主发挥。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劳动异化问题就出现了。

教师自我价值的丧失,教师劳动的客观要求不能体现出来,教师的合理个性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自我的迷失,必然导致教师工作认知上失去应有的准绳,惟命是从不问来由的惯性使他们很容易在行为上偏颇——如有的教师就是因为要完成领导的硬性规定而对学生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待,是教师不堪重负心理失衡的间接原因。独生子女社会,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值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到教师身上。教师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

他们不仅要保证“三率”而且还要保证培养学生的特长、组织开展示范校内课外活动,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是行家(有种权威的说法,说教师要成为教育家)还要成为“万金油”。但是即使教师关爱如慈母、明智如圣人、高大如伟人,纵有三头六臂之能也难以得到公正的认可、首肯,众口难调使教师穷毕生精力只能做“红烛”做“春蚕”。沉重的负担令多少教师不堪重负,不得不牺牲一个个节假日,这更加增添了教师的孤寂感。

每当夜深人静独自黯然伤神的教师该有多少?纵横比较看那些同窗好友和自己曾教的学生潇洒自在有闲有钱,教师们不免羡慕不已,但憧憬还憧憬,教师改行何其难?一是拿惯了粉笔不能另有它长,二是长期以来只为学生着想的脑子已经没有别的思想,三是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新秀后浪推前浪另找工作一个难字当头,再寻思虽然受罪但又好过下岗,于是许多教师不得不在继续干教师这一行。

勉强工作的心态必然使其对工作失去热情,冷漠的态度和炙热的不满。情绪结合郁积起来肯定就会很容易心理失衡,产生工作中的错误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有机体内活动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动作紊乱现象,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因而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持续的情绪紧张,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身疾病。

从以上分析可见,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沉重的。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不断转化的今天,教师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不良健康心理对学生良好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非常不利。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对整个国民教育和民族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您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缓解?

答: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排解过多的压力,对照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时刻提醒自己,以使自己远离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的困扰。现代教师也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心理压力的方式,以使自己早日从压力的困扰中走出。

我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缓解:

1)、热爱学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一位讨厌学生的教师工作起来一定非常痛苦。反之,你就会在学生的尊重中感受到职业的快乐。也就能淡薄名利,求得心理平衡,心理自然健康。

2)、谨慎跳槽。

教师希望经济收入高,想“跳槽”未尝不可,但在跳槽前得先对自身情况作一个认真评估,看看自己能否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不仅要从自己的能力上去评估,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光看到新岗位的经济效益,更应考虑到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适应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的青年,还是以少跳槽为好。从精神卫生角度来讲,年过四十不宜“跳槽”。因为中年人考虑问题已形成心理定式,而且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

人过40了,在单位也算元老了,钱虽不多,但资本还有,混到退休再出去挣钱,也只有10多年。

3)、调换环境。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长期的精神紧张之后,要学会放松自己。可外出旅游,饱览大好河山,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出去旅游,心情十分愉快,可以忘却不少烦恼。所以,一旦出现焦虑性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想办法(如调调课)休假几天,外出旅游、度假。你看,现在正值假期,很多老师都在旅游,我相信,新学期他们一定能以新的面貌投入工作。

4)、找朋友倾诉。

内心不悦,郁闷心中,既解决不了问题,更会加重病情。此时,可找些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不悦。有时候,肚中的“苦水”倒出来之后,心情就会感到畅快得多,这就是“一吐为快”,心理**中称之为“宣泄法”。

你担心朋友出卖,不妨来此论坛发泄哟,红霞斑竹善解人意,你把你的痛苦交给她吧,轻轻松松回去上班。

5)、学会平衡。

自己的情绪人生旅途经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挫折和大大小小的不顺利。为了健康地、无忧无虑地生活,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而这种驾驭情绪的能力是与年龄、性格、阅历、思想素质等因素有关的。因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学会一些平衡情绪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透析法当你为一件烦恼的事情痛苦得难以自拔时,不妨对自己大喝一声:这样痛苦下去就能解决问题吗?生命太短促了,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还有多少事情正等着我去做……豁然猛醒,穿透人生,也许能控制住低沉的情绪。

6)、转移法。

当你为一件事闷闷不乐时,大可不必自己关在屋子里想下去,应找家人或朋友聊聊天、看场电影,要不,你就开始紧张的工作。思想转移,不想了,也就没事了,看看别人都很快活,对自己也许是个感染。

7)、冷静法。

当你和别人吵了架,或因一些事情弄僵了的时候,你可能要愤愤不平:他这人怎么这样不讲理,我哪点对不起他?这样,你会越想越气恼。

每当这时你要尽量强制自己,把过热的头脑冷下来,想想过去你们的交往,你就会发现,他并不像你刚才想的那么坏。 放任法当你遇上不遂人愿和力所不及的事情时,一连串的“为什么”、“怎么办”会使你焦虑不安,陷入极度痛苦之中。这时你要像个旁观者那样,告诉自己,人活着应当奋斗。

学会忍耐,思想才能得到解脱。

8)、淡忘法。

有些人总爱用过去做错的事和不愉快的事来烦恼自己。其实,不佳的心绪,只能靠自己去“平息”。最好的方法就是丢掉和忘却,过去的一切就让它过去吧!

吸取教训,反思昨天,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住今天。

总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心理带来了种种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要依靠教师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提供自我支持,能在新形势下走出不必要的“神坛”带来的心灵束缚。另一方面还有待于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关心与支持,让教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使教师在“传道、解惑”的教学活动中传给学生正面映像。教师“减压”,实际是为学生“减负”,只有教师职业压力减小到最低程度,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证和最大程度的提高,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新一代**人。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作业答案

目录。1 简述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基本原则。2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3 如何运用冰山理论对待学生心理行为问题?4 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5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方法主要有。6 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有哪些?简述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基本原则1 答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应满足以下原则 ...

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作业

自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模范执行上级的各项决议决定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热爱集体,团结同志 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任劳任怨。在教育管理 业务素养 科研水平 教学实绩 教育成效等诸方面均有目共睹,深得学校 社会 学生 家长的信赖。在教育管...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榆中县东湾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一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目的 提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1 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致使主观上的良好愿望在客观上却伤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小学生中师源性心理障碍发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