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探索生命

发布 2022-07-14 15:10:28 阅读 3907

一、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2、能力:(1)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的一般方法。

(2)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阅读、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关于如何研究生物学的问题,教材强调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材提供了一个供学生阅读的材料,这个材料以引人入胜的文字引发学生的兴趣,现提出问题,再围绕这个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做出假设,然后再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和过程。

复习提问 1、上节课我们学习那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2、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也有近似种。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请大家想一想,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

学生讨论 资料信息。

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他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做出假设:科学家的实验。ab

实验1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ab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科学家的实验。实验2

讨论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老鼠?

学生讨论。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根据以上实验讨论:

1发现并提出问题。

实验法研究步骤。

2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 作出假设。

4 设计实验方案。

5 实施实验并记录。

6 分析实验现象。

7 得出结论。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先放猎物逃走,后去追获和吞食猎物,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二章探索生命。1 探索生命必须借助于器具 显微镜是重要的生物学 器具。取显微镜的方法是一手握住镜臂 一手托住镜座 2 将显微镜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 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向左上方 使显微镜的视野变暗些,要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使视野变亮些,要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在观察标本时,若看到 发亮而周边黑暗的圆...

第二单元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 细胞中的物质分为 有机物 糖类 脂类 蛋白质和核酸。分子比较大,含碳。无机物 水 无机盐 氧等。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 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中。3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选择透过性 4 在细...

第二单元第二章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认识了动植物细胞,我们来了解一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同时它又能通过 和生长使细胞增加。这些是细胞生活的主要方面,教材分别安排在三节内容中介绍。本节是第一节,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