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作业 专题整合

发布 2022-07-08 19:57:28 阅读 3901

1.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

2)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开始向世界性的**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

1)世界联系:新航路开辟前基本处于闭塞状态,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2)世界**:新航路开辟前非常有限,新航路开辟后,统一的世界市场渐趋形成。

3)社会形态: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3.英国为什么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政治优势: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经济优势: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罪恶的奴隶**,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

3)军事优势: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18世纪,通过“七年战争”击败了法国,英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地理优势: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的中心,便于经营**和海外冒险,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4.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其形成过程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全球的侵略扩张逐步实现的。

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将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生动体现。

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

3)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4)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5)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6.如何全面理解列强在全球扩张的影响?

1)性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不论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或者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掠夺,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

2)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影响:亚、非、拉广大地区在遭受资本主义列强掠夺奴役之前,一般都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其特点是社会封闭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发展速度缓慢。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在客观上起到促进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对于资本主义列强来说: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但是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是为了传播**教。

b.输出**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输出**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的劳动力。

a.①②b.①②

c.①③d.①②

3.“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b.发电机。

c.电动机d.内燃机。

4.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新交通工具的使用,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5.一位历史老师让学生用简图表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特点。下列为四位同学所作简图,你认为表达准确的是( )a.b.

c.d.

6.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它所产生的客观积极作用有( )

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 ②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理念 ③刺激了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

a.①②b.①②

c.①②d.②③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2023年间,英国进出口**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2023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首次展出,在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2023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四 2023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2023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

3)以上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强化训练。

1.d [16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对**的渴求实际上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提供动机”,d符合题目要求。a表述不准确,可排除。

b、c表述有误,且背离题意。]

2.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早期殖民活动”。当时确实掳掠了大批黑人,但没有运到欧洲去充当“劳动力”,而是被运到美洲做“黑奴”。所以,排除④。]

3.a [把握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创造的动力开始不受制于大自然”的理解,由此可排除b、c、d三项,这三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选项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故选项a正确。]

4.b [仔细阅读材料,注意提取材料中“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以蒸汽机为基础”等有效信息。蒸汽机的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在工业革命中欧洲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之后欧洲对外侵略扩张,征服了世界,改变了世界面貌。

]5.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的目的是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b、d是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故排除b、c、d。]

6.a7.(1)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进口以原材料为主,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的落后。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3)趋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科技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基本要求——答案从材料中分析提取。第(1)问意在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第(2)问意在体现东西方差异及后果,实质上是工业文明同农业文明之间的差异;第(3)问要从市场的角度进行宏观归纳,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氓隶 流氓渐染 逐渐果脯 胸脯。b 偕老 诙谐垝垣 诡计牲畜 畜牧。c 宴席 晏起绿林 露水殷红 殷实。d 偌大 若非帷裳 衣裳模范 模样。解析 a项,分别读m ng m ng,ji n ji n,f p b项,分别读xi xi gu gu ch...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

altimg w 257 h 27 eqmath o s up7 作业时限 45分钟作业满分 60分 s do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纰缪 未雨绸缪间距 间不容发。税率 为人坦率。b 载歌载舞偏裨 无裨于事。稽首 旁稽博采。c 洁癖 穷乡僻壤拙劣 茁壮成长。绚烂 徇...

高一地理 人教版 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 2 4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一 选择题。读 北极冰层变化图 2019年 2019年 完成1 2题。1 北极冰层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 植被增加b 全球变暖c 洪涝灾害d 北极开发。2 为遏制北极地区冰层变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b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c 实行人工降雪。d 增加矿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