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海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邓玉信审核人: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2、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基础题,共45分)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愆(qiān)期杂糅(ròu) 自缢(y袅(niǎo)娜
b. 谣诼(zhuó) 契(qì)阔溘(kè)死载(zài)笑载言。
c. 玷(diàn)污便(pián)言梵婀(ě)玲伶俜(pīn)
d. 守拙(zhuó) 暧(ài)暧自我徂(cú)尔踯躅(chíchú)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失,差错。
b.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荒唐。
c.忍尤而攘诟尤:指责,责骂 。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雨水。
3、下列语句中“见”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相见常日稀②君既若见录③路转溪桥忽见④风吹草低见牛羊⑤渐见愁煎迫
abcd.①/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组是 (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与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作品的。
站在滕王阁的第五层,仰望天光,鸟瞰水色,假如正值夕阳辉映,也许真要进入“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的了。
古体诗词是中国文学长廊上最、最独特、最具有魅力的瑰宝。
a.品位境界炫目 b.品味境界眩目。
c.品位意境眩目 d.品味意境炫目。
5、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的“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内容上的分类,后三者是表现手法。
b.汉末建安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大,不少作品反映了社会动乱、人民疾苦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后人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和“竹林七贤”。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首诗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
d.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他的自叙散文《五柳先生传》、辞《归去来兮辞》、赋《感世不遇赋》等都是传世佳作。
6、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让全国人民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b.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虽然与我近在咫尺,但是开学几个月时间里,我从来没见到过他的音容笑貌。
c.鲁迅先生的文章往往角度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在同一时代的作品中的确不同凡响。
d.周末搬了新家,为了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我特意把自己的座右铭贴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许多国外的旅游者到中国来,就是要领会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风情的,因为他们到西安,除了浏览城市风貌,还要钻一钻曲折幽深的巷子和青石大砖铺成的路……而我们一些人总认为这些太“土”,登不了大雅之堂。
b.以前,我上课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有时老师讲到**我都不知道。现在懂得了,上课必须认真用耳朵听之外,还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质疑,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c.中国建设部**指出,房地产领域的***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的高度重视。
d.每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每一位诗人的诗篇,过一段时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并在读者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8、填在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作出**。
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洒在碧水上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下面是杜甫的《江村》,请你根据内容和律诗特点选出后六句正确顺序排列一项。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①稚子敲针作钓钩 ②自去自来梁上燕 ③老妻画纸为棋局。
④但有故人供禄米 ⑤相亲相近水中鸥 ⑥微躯此外更何求。
a.②⑤b.②③c.①②d.③④
10.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 )
长歌行。乐府歌辞》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但末尾“晞”字,暗寓着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
b.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
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加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
11、名句默写,根据前后文在横线上写出准确的诗句。(15分)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昔我往矣。
4)长太息以掩涕兮。
5)亦余心之所善兮。
6)民生各有所乐兮。
7)孔雀东南飞。
8依依墟里烟。
9)羁鸟恋旧林。
10)慨当以慷何以解忧。
11)月明星稀何枝可依。
第ⅱ卷(阅读与写作,共105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每题3分共9 分)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①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②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
“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③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与被刑。
……悲夫!
注:①趣:同“趋”,趋向,奔赴。②白:刮去树皮使白木露出。③筹策:谋划。)
12、对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像对待客人那样。
b 齐使田忌将而往将:领兵。
c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去:到。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约定。
1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孙膑的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1)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3)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4)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5)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6)暮见火举而俱发。
a、(1)(4)(5) b、(2)(4)(6) c、(2)(3)(5) d、(3)(4)(6)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智胜对手,他的《孙膑兵法》为后世传诵。
b、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齐军士卒死亡过半的情况下,乘胜追击,但终因过于自信,而兵败自刭。
c、马陵之战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术思想,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论孙膑智慧和胆识过人,却难以避免自己的不幸,对孙膑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高一语文试卷
保山市实验中学2015 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9分,每小题3分 文化是外交的根本和基础。赵可金。今日 中国文化报 一版刊登文化部部长蔡武稿件,他对中国式文化外交提出自己的观点,再次彰显了新时期文化外...
高一语文试卷
2010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卷i 识记和积累 28分 一 选择题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愀然 悄无声息游弋 熠熠闪光不屑一顾 舞榭歌台。b 惆怅 一筹莫展给予 济济一堂少不更事 亘古不变。c 熨贴 妥妥帖帖斑斓 直栏横槛桑梓之情 锱...
高一语文试卷
第一卷阅读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 且介亭杂文 隐士 里曾说 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