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终考试卷。
命题人: 易安考试时间 120分卷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画线字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肄业(yì )游说(shuō) 造诣(zhǐ) 漫溯(shuò)
b.夙愿( sù )窈然(yǎo) 踌躇(chú) 愆期(qiān)
c.桑葚(shèn) 猗郁( yī )鸷鸟(zhì) 蹙缩(cù )
d. 溘死(kè) 孜孜(zī) 遏制遒劲(qiú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火钵荤腥执拗义愤填膺 b.蜕变镣铐兑现安之若素。
c.签署嘻游怱茏没精打彩 d. 酣眠袅娜砥砺束之高阁。
3.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 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2月19日,对于中国网友最担心的中朝关系问题,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表示,朝鲜在近年来与中国的高层接触很多,中朝关系不仅有新的改善和发展,而且得到了巩固。
b.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前段时间写的一首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在网上迅速蹿红,甚至被封为“神曲”。
c.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d.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诗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
回乐峰前沙似雪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a.受降城外月如霜。 b.若待上林花似锦。 c.洛阳城里见秋风。 d.月明歌吹在昭阳。
二、文言文阅读(28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题3分;简答题6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
一)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二)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三)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情况。
7.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8.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9.对选段(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10. 作者认为成功的条件有什么?基本前提是什么?你赞成么?请说说理由。(6分)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分)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3)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分)
三、古诗文鉴赏与古诗文默写(共16分)
1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共8分)
西归绝句。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武关,今陕西省商县东。
1) 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 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13.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共8分)
1)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
2)青青子衿但为君故曹操《短歌行》)
3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苏轼《赤壁赋》)
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13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7分)
手机文学。蒋信伟。
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具备内容精短、富于艺术张力的特点。
手机文学的创作要精心选择艺术视角,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手机文学的艺术视角最忌寻常化、模式化,循规蹈矩的创作思路是难以适应这种文学机制的。手机文学的语言必须精彩,具有视觉爆发力。
这就如同演话剧一般,要求每句话都有挠到痒处或刺到痛处的艺术效果。语言的精彩体现在形式上,往往是讲究音韵协调、句式齐整之美,凸现优美凝练的视觉表层效果,此外,戏谑、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使得精短的语言如同利刃一般瞬时间穿透读者的心灵空间,刺激读者的心理空白。其实,手机文学的艺术张力,既体现在“变化的文本”自身体制与功能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平衡之中,也体现在受众的原初心理与阅读期待心理之间冲突达成的平衡之中。
这二者的张力结构之间又形成了互为引发、互为促进的互动效果。也正是在这种双重的艺术张力的影响下,才满足了市场经济语境之下渐趋浮躁的阅读需求。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取得“开心一笑”“快意一笑”“会心一笑”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就是要达到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就“心满意足”了。
手机文学,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无边信息萧萧下,不尽财源滚滚来。
”**、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
在产业化境遇之中的手机文学,体现了鲜明的商品性。显然,手机文学作为传统文学视界的话语空间,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它游离于商品与文学之间。更确切地说,手机文学有着“双重身份”,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而文学性则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
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地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而过分的媚俗求利的做法,会使手机文学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也随之丧失殆尽。
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的双重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
14.下列对“手机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文学是以手机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
b.手机文学尚不成熟,在传统文学中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
c.手机短信就是手机文学,它常常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
d.手机文学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悍、富于艺术张力。
15.下列各项的表述,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
b.手机文学以其幽默风趣,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
c.手机文学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追求商业利益不是手机文学的初衷。
高一语文试卷
保山市实验中学2015 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9分,每小题3分 文化是外交的根本和基础。赵可金。今日 中国文化报 一版刊登文化部部长蔡武稿件,他对中国式文化外交提出自己的观点,再次彰显了新时期文化外...
高一语文试卷
2010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卷i 识记和积累 28分 一 选择题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愀然 悄无声息游弋 熠熠闪光不屑一顾 舞榭歌台。b 惆怅 一筹莫展给予 济济一堂少不更事 亘古不变。c 熨贴 妥妥帖帖斑斓 直栏横槛桑梓之情 锱...
高一语文试卷
第一卷阅读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 且介亭杂文 隐士 里曾说 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