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
一、填空题。
1、连绵词、叠音词、附音词、合成词。
2、连绵词。
3、发音部位。
4、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7、诗韵(或平水韵),106
二、概念题。
1、连绵词。
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
2、偏义复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
3、词义扩大。
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或由部分扩大到整体,或由个别扩大到一般,或由狭窄变为宽泛,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4、词义转移。
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新义和原义之间,彼此没有类书关系,他们是靠现实中的某种关联——修辞上的关联,语法上的关联,某种事实上的关联,甚至某种偶然的关联——联结在一起的,这种由事物的关联发展出的词义,叫做词义转移。
5、同义词。
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
6、纽 纽即声母,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声母简称声,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部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辅音担当的,另一种是没有辅音或由半元音担当的。
7、字母 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 声母,这个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
8、韵部。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部。
9、叠韵。叠韵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10、阴声韵
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
11、阳声韵
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鼻辅音[-m]、[n]、[收尾的,叫“阳声韵”
12、古无轻唇音。
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
13、粘对
所谓“粘”,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
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14、拗救。
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15、义疏
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唐人多称“义疏”为“疏”,在唐代又称“正义”。
16、正义。
正义”,即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唐人称“义疏”为“正义”,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
17、貌 貌”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18、读若读如
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19、如字
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来读。
20、脱文。
简称“脱”(有时做“敚”或“夺”),也叫“脱字”。是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三、辨析题(同义词辨析)
1、步跬。步与跬的区别在于词义所表的概念范围不同。步古指两脚各动一次的距离,现在把行进间的两脚的距离叫一步,这古代只能叫跬,跬指现在的半步。
2、蓄养 二者在“养活”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畜”习惯上用于养禽兽。 “养”习惯上指养人,两词虽然有时可通用,在多数情况下、正常情况下还是有分别的。
3、之往。在“向某处去”的意义上,“之”和“往”是同义词。往是向所要去的地方走,仅仅表示方向性或目的性,是不及物的,所以不带宾语。
但“之”必须带宾语,可以直接接所要到达的目的地。
4、笑哂。都有笑的意义。笑,笑是情绪外在的表现,是通称,笑有很多种,苦笑,讥笑,开怀大笑等。但“哂”,表微微一笑,常常含有不以为然的意思,或者是带有轻蔑、嘲讽的感**彩。
5、赐予。赐、予都有“给予”的意思,但两者在等级观念和感**彩上是不同的。赐用于上给下,地位、辈分、年寿高的给地位、辈分、年寿低的。而“予”是给予的通称。
6、谏诤。这组词都含有规劝君主、尊长、朋友并使之改正错误的意思。其间的主要差异在于规劝词义的轻重。谏是一般的直言规劝。诤则有力争、强谏的意思。
7、耻辱。两个词都指羞愧之心或可耻之事,是名词,如果它们活用为动词时,两者在用法是不同的,耻一般表意动,辱一般表使动。如“不耻下问”、“不辱使命”。
8、肌肉。在先秦时,肌和肉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肌是人的肉;肉是指禽兽的肉,只有当骨和肉连用或并举时,或者指称死人的时候,“肉”才指人的肉。
9、杀弑 两者的差异从等级观念和感**彩上看。
这两个词都有杀的意思,残害人生命的意思。 “杀”是个泛用的动词,适用面广,对一切生物都是适用的,凡致死都可以叫杀,不论用什么器物或是徒手,不论是对人或动植物只要致死都叫杀。弑,它是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宗法制下特有的用词。
只限于臣弑君,子弑父母,弟杀兄长……总之,以下杀上都可以用“弑。”
10、恭敬
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下面材料可以说明这点儿,《礼记·曲礼》疏引何胤:“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朱熹注:
“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
11、畏惧。
两者的差异从语法上看。
畏和惧都是动词,当害怕讲。但“畏”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惧”如带宾语常作使动用,“畏”不表使动,如《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四、归纳题(在上古音系中,“诸”属鱼部,“管”属于元部,按王力先生的关于上古音系三十韵部说,指出下列各字的归部情况)
芝属于之拯属于蒸握属于屋枝属于支
慎属于真谈属于谈职属于职铎属于铎
药属于药冬属于冬真属于真著属于鱼
馆属于元烝属于蒸文属于文歧属于支
淡属于谈终属于冬赐属于锡阮属于元。
五、简答题。
1、说明什么是本义、引申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定义:本义应该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是这里所说的本义,只是取习惯的叫法,或称作一种操作概念,是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但并不一定是最初的意义。
而我们所说的引申义,是指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
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
1)、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2)、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3)、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4)、引申义有的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距离中心较近,和本义关系较密切,这叫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的是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由距离中心较近的引申义进一步引申出来的,距离中心较远,这叫间接引申或远引申,直接引申由于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贴近本义,所以容易看到它和本义的关系,而间接引申是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辗转引申后距离本义较远,需要费一些思索才能意识到它和本义之间的关系。
2、词义引申的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1)、延展引申:延展引申是指在不改变某词词类的情况下,把原来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在一线上加以延展或突出,用来标志另一事物的引申方式。
如:临,从本义 “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
2)、比喻引申是一个词的基础意义(或本义)用于比喻的用法使其固定化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如:斗,由古时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器皿(舀酒的勺子),引申出北斗星,只因两者形状相似。
3)、条件引申:条件引申是一个词的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句中前后搭配关系的制约而产生新义并进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如:
刊,本是砍,所以可以说“刊木”,而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4)、活用引申:活用引申是指古汉语中由于语法上词类活用现象而产生的新义。如“衣”常作动词用,引申出“穿衣”的意思,它是因为经常活用而产生新义,并为人们所公认的。
3、词义引申的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从词义引申的类型上说,即由本义(或基础义)派生出引申义,所显现层次和线路上说,也有一定格局和规律。我们就管词义引申所形成的格局叫词义引申的类型,一般可分两大种:
1)、连锁式的引申:由本义(或基础义)在不同层次上所产生的连锁派生。即由本义a派生出引申义a→引申义b→引申义c→引申义x;因为它是连锁式的,一环套一环的,所以叫“连锁式”引申。
如:习,(反复地练习飞)→反复练习、钻研→熟习、熟悉→习惯。
2)、放射式(辐射式)的引申:是以本义为中心,在同一层次以上的向不同方向的引申,即由本义a派出引申义a、b、c、d……x;派生的方式犹如光束向四周放射,所以叫放射式的引申。如:
节,有竹节引申出“季节”,“骨节”,“节拍”,“节省”等义。
4、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说明。
答:(1)、从词义色彩的变化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人对事物的爱憎,对事物善恶的判断,也随着社会的演进、时代思潮和风俗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关于词义褒贬、扬抑的更迭,如果褒义词变为贬义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或由种姓词变为褒义、贬义等。如:谤,今义指诽谤、无中生有、造谣中伤,是个贬义词,古代“谤”没有贬义,是个中性词,指不当面议论而在背后指责过失。
2)、词义变化的幅度看古今的差异:
词义演变之后,古今义之间有的拉大了距离,词义变化显著:有的变化细微,不仔细分辨很难觉察。如:行李,今义指铺盖,指物而不指人;古义指外交使节,指人而不指物。
3)、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从古到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即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如:子,属于词义缩小的范畴,本男女都可称子,后专指儿子。
古代汉语 2 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 2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 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义。1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表示对象。2 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介词,表示行为对象。3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介词,表示被动。4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变成。5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助动词,表示被动。6 父母宗族皆为...
古代汉语2答案
一 l c 2 b 3 b 4 c 5 d 6 c 7 b 8 c 9 d lo b 二 l ac 2 ade 3 cd 4 acd 5 cde 6 bce 7 cde 8 acd 9 bd 10 ace 三 l 则 2 歸 3 引申义 4 辛劳 或辛苦 5 经 6 孔颖达 7 委婉 8 平平平厌仄...
古代汉语2答案
古代汉语 2 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一。一 论述题。1 词义引申的途径是什么?详细论述并举例说明。1 延展引申 是指在不改变某词词类的情况下,把原来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在一线上加以延展或突出,用来标志另一事物的引申方式。如 临,从本义 从高处往低处看 引申出 从上监视着 和 从上面到下面来 2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