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 2

发布 2022-07-07 14:08:28 阅读 5244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詹姆逊曾经指出:“资本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此前未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

”资本的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一切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詹姆逊将这一过程称为“去差异化”,即:消除经济、文化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异,进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

正是这种现实,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为了宣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而且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认同而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弃某些民族性的因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几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典“化石”。

我们有过“中国气派”的追求,喊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口号;也走过“**人的路”,甚至今天还在虔诚地膜拜着“世界文学”。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民族在中西文化上的摇摆状态。

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大体可分两个系统,其一,坚守民族的文学传统进行创作,如废名、汪曾祺的创作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去寻求突破,文辞简约幽深。其二,创作直取西方文学的样式,如李金发、王蒙的创作,前者以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师,走向象征主义的朦胧晦涩;后者模拟意识流,创作出大异其趣的作品,但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

西方内部也曾发生过文化趋同性与民族求异性之间的矛盾,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但它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参照系,成功地完成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受到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推崇天才的创造性力量,而它的参照系是德意志民族自己的传统。这两次与文艺紧密相关的思想运动都证明:

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

当下,中国正在拓展开放的宽度,加强与世界融合的深度,中国民族文学当然要与世界文学交流对话,需要引进“他者视野”,给中国文学带来一种激励与竞争的机制,以利于优化本民族文学。对于民族传统的文学书写,也不必注重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些外在标识,时代已经重塑了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独特心态、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正以新的样式存在于生活的细节,观照世界,接续传统的灵魂,才能让本民族文学真正以“民族”的姿态“走向世界”。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的势力造成了经济的文化化,从而消解了文学传统。b.

如果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就能走向世界。c.文学艺术只要回归自己的民族传统,就能使自己民族文学得到创新和发展。

d.历史上的中国文学曾努力守护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曾努力地模仿西方文学。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揭示了文学传统被消解的根本原因,而后引用“詹姆逊”的理论加以论证与阐释。b.文章通过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我们没有赢得世界文学地位的结论。

c.文章以文化“去差异化”为前提,推出了文学的两难,又进而论述了中国文学的摇摆历史。d.

文章以文艺复兴与狂飙突进运动两个成功实例为启发,论述了当下中国民族文学应走之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废名、汪曾祺的创作证明,坚守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b.

中国文学曾经走过“**人的路”,文学史上应出现过很多类似**风格的文学作品。c.如果资本的势力在世界占据支配地位,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都会被经济化。

d.中国拓展改革宽度、深度与世界融合的背景,为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答案及解析:

解析a项,应为“资本的势力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b项,“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只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条件之一。c项,违背原文逻辑,应为“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

解析b项,“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错,没有对比;同时,“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与“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不是因果关系。解析a项,“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错,原文说“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这些努力”包括废名、汪曾祺的创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曾。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

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

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

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

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

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洁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种童稚的天真。

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

4.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集中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5.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c.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d.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b.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c.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d.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答案及解析:

4.解析:选c。a项,“集中体现”有误。b项,“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文意不符,应为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d项,“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5.解析:选b。b项,“真实再现”有误。

6.[导学号75330071]解析:选a。b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

c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d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 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 红杏枝头 品味春意,于 拂堤杨柳 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 词不达意,停留在 哇 超赞 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 远近高低各不同 但网络语言风靡 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第四集

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并积极倡导和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作为教育领域的一...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第一集

10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题。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 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