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 2

发布 2022-07-07 14:09:28 阅读 8515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

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嚇”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

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

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

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

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

选自盛玉雷《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人民**》2023年4月3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美好的春色,人们的表达是不尽相同的,这与人们驾驭语言的能力有较大关系。b.时代在进步,互联网也发展迅猛,许多人在语言表达上更偏爱表达简洁的网络用语。c.语言折射的是人们的情感,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

d.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曲解文意,逻辑关系错误。“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

”所以,并不是“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笑”为例意在表达,汉语博大精深,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b.“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及诗词的古音讨论,反映出如今语言生活的活跃和复杂。c.文章先指出语言表达贫乏这一现象,然后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d.作者通过对比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得出语言表达贫乏的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的冲击。【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无中生有。论据和论证方法都说错。

文章并没有对比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也没有得出语言表达贫乏的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的冲击的结论。故选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76.5%的国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表达时不会使用修辞,更不会引用或者是创作诗句。b.想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不能套用流行词汇,因为现在新词汇层出不穷,不合乎表达规范。

c.虽然在表达时语言贫乏,但是从存量和增量上来看,词汇的数量都没有减少,而是增多了很多。d.一些固定句式或者夸张的语气词,纯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曲解文意,所说对象的范围扩大了。“76.5%的国人”错,原文是“76.

5%的受访者”。“国人”比“受访者”的范围大多了。b项,说法绝对,无中生有。

“就不能套用流行词汇”说法绝对原文,“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由此可见,在表情达意时,能套用流行词汇。另外,选项中是“不合乎表达规范”无中生有。

c项,错解文意。“增多了很多”不当。原文是“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

原文只是说“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不能理解为“增多了很多”。故选d。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古代的戏剧大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团圆结尾。这种“大团圆”结尾的结构模式,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元朝的民族压迫和吏治腐败深深地刺痛着报国无门的文人,于是大批公案豪侠剧面世,作家们用戏剧赞扬英雄、鞭笞小人,揭露阴暗、痛斥腐败,以此来宣泄内心的不满与愤懣。然而,这种鞭挞似乎于现实并无太大的影响,他们就把这种扶危济世的理想加以美化,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以苦开头,以乐结束,用惩恶扬善的结尾,使戏剧洋溢出了浓厚大团圆色彩。

如《窦娥冤》中先借窦娥的冤屈揭露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结尾用窦娥的平反昭雪来表达**污吏受到惩治的美好愿望。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就借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这是元代文人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方法。

随着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长期压抑在人们心头的封建礼教的磐石随之松动,被压抑的情感多少得以宣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在各种爱情婚姻剧作中得以实现。如《西厢记》《倩女离魂》等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艰辛曲折之后获得团圆,表达了作者对礼教的不满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到了明清两代,思想文化**愈演愈烈,许多作家把创作转向了神仙道化剧。比如《宝剑记》和《鸣凤记》,尽管是反映沉痛的历史,最终都还是正义被伸张而**被惩治,既批判了政治黑暗,也留了个光明的尾巴。而婚恋剧(如《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则更强烈地反映了作家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戏曲与诗、词、文等雅文学不同,它属于市民俗文学的范畴。戏曲能否搬上舞台,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观众态度的制约。剧作家和演员的经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剧本来维持。

因而,戏剧作品更倾向于娱众。中国的老百姓大多善良厚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遭受了冤屈难以讨回公道,舞台上善得善报、恶得恶果的故事便成为了他们心理的安慰。他们不能接受好人的悲剧结局,容不得坏人没有恶报的结果。

他们需要舞台上的精神安慰,“如果连舞台上的一点正义的呼声都失去了,那么这些戏刷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老百姓花钱看戏的目的是“找乐”,是消愁,是追求心理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至于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他们的愿望。

大概正因为如此,从原本《会真记》到后来的《西厢记》、从原本《霍小玉传》到《墙头马上》才发展出了喜剧的结局。

文学可以影响读者,给人以教育。奖善惩恶的教化功能又使作品成了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同样,老。

百姓也会把舞台当作教科书。为善的不得好报,作恶的不受惩罚,一旦道德的准绳失去公正,人们的心理和道德的准则便没有了依据。从一定层面上说,戏剧的教化功能也对其“大团圆结局”具有很大的影响。

选自《**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由于社会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戏剧都有一个“光明的尾巴”——大团圆”特点。b.大团圆结尾借助夸张和想象来惩恶扬善,使戏剧具有了改变黑暗现实的影响力。c.从“善得善报、恶得恶果”的结局中获得心理安慰,是观众与作者的共同需要。

d.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才使得人们心中产生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强烈愿望。

解析】根据原文“中国古代的戏剧大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既批判了政治黑暗,也留了个光明的尾巴。而婚恋剧(如《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则更强烈地反映了作家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a项,“由于社会的原因”“都有”表述绝对化。b项,夸大其辞。

“使戏剧具有了改变黑暗现实的影响力”应是使戏剧具有了符合“****”的心理安慰。根据原文“随着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长期压抑在人们心头的封建礼教的磐石随之松动,被压抑的情感多少得以宣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在各种爱情婚姻剧作中得以实现”,d项,“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因“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才产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文章主要从作者与观众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结尾”形成的原因。b.第二段以《窦娥冤》为例,说明“大团圆结尾”也是文人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方法。c.第五段着重论证中国戏剧的“大团圆结尾”是受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精神影响。

d.结尾写“戏剧的教化功能”,是对“大团圆结尾”成因的补充,使论述更加全面。

解析】于文无据。第五段主要分析了中国戏剧形成“大团圆”结局,原因之一是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观众态度的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模式”表明,国人爱找乐,喜剧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主流。b.出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才有了《会真记》结局具有喜剧性质的蜕变。c.戏剧的受众决定着其“成败”,戏剧受欢迎,很大程度是因为迎合了观众的好恶。

d.“大团圆结尾”对社会矛盾有缓和作用,因此才能被社会接受,进而形成模式。

解析】根据原文“中国古代的戏剧大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团圆结尾”,“喜剧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主流”推断错误。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 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 3题。9分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詹姆逊曾经指出 资本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此前未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资本的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一切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詹姆逊将这一过程称为 去差异化 即 消除经济...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第四集

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并积极倡导和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作为教育领域的一...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第一集

10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题。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 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