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第四集

发布 2022-05-12 19:22:28 阅读 3365

(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并积极倡导和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

生态理论以珍爱、尊重和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为评价标准,生态道德是指将生态理论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提出与构建人类道德文明进步与完善的标志,是新时期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所谓“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们的自觉行为选择,是人类持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是继承、发展和超越传统道德教育之后的崭新教育范式。传统德育是一种以“知识性”为主导理念的模式,这种“知性论”德育的哲学取向是主客体二元分立的人际观、自然观与心灵观,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理论知识型纽带关系,忽略了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的道德体验关系,其德育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是信奉外部道德规范知识传输的实践祥态,而生态德育从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德行这三重生态的视界重新定位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态体验视界中深度领悟生存实践的关系。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和无法确认的人类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行为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纳入德育视野,以一个崭新的思路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5. 下列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道德教育要求人类以一种新视角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类生存需要的崭新教育模式。

b.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它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协调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c. 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d. 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

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们的自觉行为选择,引导人们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将“伦理道德观念”范畴扩大为“道德观念”。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德育突破了传统德育的范围,主张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强调人的生态体验,重视培养人的生态意识.

b.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

c.从道德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的理念,与中国古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是一致的。

d.传统德育关注的是人在人类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而生态德育关注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b、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无中生有。c、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与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不一致。

d、生态德育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虽然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可以预见这门新兴学科一定会引起来赵多的有识之的重视,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实际效益。

b.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使之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解决当前人类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c.提倡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逐渐削弱生态环保领导领域的强制性惩处力度,转换该领域执法机构的工作职能。

d.生态道德观念把人类道德理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就意味着一个不珍爱自然、不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人,不是完美健全的人。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教育,重在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选择,不具有**的强制力。

(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7题。

人们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时,会感到蒙娜丽莎的微笑时有时无,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解释。

西班牙科学家奥特洛和帕布罗斯认为,这只是视觉误差所致,因为我们在注视她的时候,眼睛会向大脑输送不同的信息。他们是人的眼睛视物的生理学和光学原理为依据的,这与美国科学家利文斯通的依据一样。但是,他们的具体解释择与利文斯通大相径庭。

他们认为,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在想大脑传递不同的感觉信息或图像时有事一种图像会掩盖或覆盖另一种图像,因而有时会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时却看不到。

他们让志愿者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赏蒙娜丽莎,并说出各自在不同位置和角度所看到图像和蒙娜丽莎的笑容变化。在距离很远时,志愿者看到的图像很微小,也很难分清其面部表情,随着距离接近,画面变大,他们开始看到笑容,画像越大,笑容越容易看到。这时**视锥细胞与外围视杆细胞一样能向大脑传递信息。

这一解释与利文斯通的解释显然不同,因为利文斯通认为外围区的视杆细胞才能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然后,西班牙研究人员决定通过眼睛对光线明暗程度的感受,也就是视锥细胞(感受强度和色彩)和视干细胞(感受弱度和黑白)的特点来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研究人员让志愿者注视白色屏幕30秒后观赏画像,在注视黑色屏幕30秒后观赏画像,志愿者的感受是,他们在注视白色屏幕后更容易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奥特洛和帕布罗斯认为,白屏减弱了视杆细胞的感官能力,才会让视锥细胞能够感知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见,视锥细胞感知蒙娜丽莎的微笑,同时视干细胞感觉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美国眼科专家康茨韦奇和泰勒通研究发现,从视网膜至视觉皮质之间路径上的干扰因素也会决定人们看到的是笑容还是其他表情。如果蒙娜丽莎的嘴角边的视觉干扰增加,如同电视品目中的雪花现象,就会让蒙娜丽莎看起来像是在笑,但是在其嘴角的影像干扰如果减小,蒙娜丽莎看起来似乎就比较悲伤,这说明,即使是科学的解释,也有不同的结论。

15、西班牙的奥特洛、帕布罗斯与美国的利文斯通对“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的解释有那些相同之处?主要分期啊是什么?(3分)

16、根据本文表述,在那几种情况下欣赏着更容易感觉到蒙娜丽莎在微笑?(3分)

17、自然科学家为破解蒙娜丽莎微笑之谜做出的种种努力,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是否有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5、答案:(1)相似之处:都以人的眼睛视物的生理学和光学原理为依据:都认为视杆细胞能够收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2)主要分歧:视锥细胞能否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本题的答题区间是第2至4段,第2段说明相同之处,第段说的是分歧。

16、答案(1)观赏距离接近,画面变大时;(2)先注视白色屏幕30秒,然后再欣赏画作;(3)从视网膜至视觉皮质之间路径上的干扰因素增加。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归纳、概括文中信息”的知识,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此题对应语境区间是文章的第。

三、四、五段。关键在于抓住结论性的句子。另外还要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如条件、因果等)。

17、答案有意义,艺术与科学联姻,有助于科学地把握艺术规律,使审美活动理性化。

没意义,用自然科学方法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不是审美,无法解读作品意蕴。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评价的观点态度”的知识,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这是一道主观性、开放性非常强的题目。如果回答“有意义”,思路应该从文中的观点和的态度出发来组织答案。如果回答“没意义”,则要突出艺术是有其内在规律的,然后做到自圆其说。

(10年天津卷)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病句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病句。山东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 爱漂亮而不戴眼镜。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 税源分布示意略图 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 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标点

2013年高考标点题分类汇编。标点。天津卷。5 下列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其中全国最大 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 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b 俗语讲 日久见人心。心者思想也,常人之心,年月可现,哲人之心,世纪方知。c 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字音

字音。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女红 g ng 安土重迁移 zh ng 商埠 f 花团锦簇 c b 莅临 l 大放厥词 ju 挟制 xi 蔫头呆脑 y n c 懦弱 nu 年高德劭 sh o 两栖 q 沁人心脾 q n d 遽然 j 精神抖擞 s u 坍陷 t 一柱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