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二至如何判断?
(1)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2)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 。
1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 ;
2)昼夜长短 ;
3)产生和。
18、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春秋分日:(1)全球昼夜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
19、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夏至日:(1)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
递减。20、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冬至日:(1)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
递减。7、在下图中注出地球外部圈层。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作用、 作用、 作用。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受热,产生辐射, 辐射绝大部分被
吸收,所以,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产生辐射,其中绝大部分以。
辐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作用。
请在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中,注出太阳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4、大气运动的能量**于。
5、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造成的温度差异。
7、热力环流是指它是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8、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请用图示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9、热力环流实例。
1)请用图示意海陆风的形成。
2)请用图示意城市风的形成。
3)请用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
10、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指向 ,垂直于。
11、(1)请画出一力作用——“理想风”
此时风向由指向与等压线。
2)请画出二力作用——高空风。
此时风向与等压线 。
3)请画出三力作用——地面风。
此时风向由指向与等压线 ,北半球偏,南半球偏。
12、在下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稀疏或稠密),表明甲地风力比乙地风力大或小)。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3、请用图示意三圈环流的形成,并注出七压六风的名称,画出风向。(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
4、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移,冬季移。
5、海陆分布对气压场的影响:由于
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
高压,北太平洋形成低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北太平洋形成高压。
6、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
7、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8、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海陆间循环(又叫循环)(请在下图中注出主要环节的名称)。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主要表现为和。
其中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运动和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和垂直运动引起和。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运动为主, 运动为辅。
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主要表现为。
四种方式。4、侵蚀地貌举例: ;
堆积地貌举例。
3、比较背斜和向斜。
4、判断图中甲、乙两处是背斜还是向斜?
5、褶皱山举例。
6、断层指岩体沿面发生明显的 。
7、断块山举例。
1、自然地理环境由等地理要素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 、相互和相互。
的整体。1、地球表面相应的和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垂直带是在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带一致。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 ,海拔越 ,垂直带数目越 ,垂直带谱越 。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课时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能运用图3.1了解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认识陆地水尤其是人类所能利用淡水资源的有限性。2 能运用图3.2思考分析陆地各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3 能绘画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4 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恒星地球。1 天体 2 星云 3 恒星 4 行星 5 卫星 天体系统 地月系 38.4万千米。太阳系 1.5亿千米。银河系 3万光年 直径10万光年。总星系 光年 94605亿千米。太阳系行星 近及远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水浸地火 土木填海 原有冥王星,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议冥王星从此被...
高中地理必修一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选择题。读表1数据,回答1 2题。表1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2 图4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 b c d 3 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三角洲平原 b 黄土高原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