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一天体。
1.分类。2.天体系统:
1)含义: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排序。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其它行星系。
考点二太阳系。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1)由近到远,依次为。
2)在和之间有陨石地带)
3)行星的共同特征。
4)从结构大小上来看,可以把和。
看作把看作。
把和看作。 考点三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2.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3.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4.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一为地球提供能源。
1.含义: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 k。太阳源源不断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能量**于太阳内部的反应。
3.太阳辐射地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考点二太阳活动。
1.太阳的结构:内部。
2.肉眼可以观测到太阳表面的光是层。
3.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运动,太阳运动类型较多,其中主要有发生在光球层的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其中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2)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3)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4)影响地球的气候,甚至引发自然灾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考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与公转)
1.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和速度)(a):
读图要求(必修ⅰp21图1-14):⑴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⑵把握公转方向;⑶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
7、昼夜交替现象(b):由于地球自转,其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拓展提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东向西运动。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
8、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a):
偏转规律: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力,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考点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1.两个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
2.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
1)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
动情况如右图所示:
2)强调: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范围是由。
黄赤交角大小决定的。
考点三昼夜交替与时差。
1.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分界线:晨昏线——自西向东由黑夜转向白天为晨线,有白天转向黑夜为昏线。
3.东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同一时刻的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相差1小时,1°4分钟。
4. 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c):
拓展: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晨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区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人们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线的地方时,即该时区的区时,又称标准时。
每个时区的区时与该时区各地的地方时相差最多不超过半小时。中国使用的是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即1200e的地方时),英国为0时区(国际标准时间,也称世界时)。
5. 能力要求:①学会由所给经度推算时区、由时区推算其**经线和时区的经度范围,熟悉1800经线两侧的时区分布。
②掌握区时换算的基本方法:同侧减、异侧加,推算时区差,东加西减得区时。
6.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日界线即1800经线(东西12区的**经线),这里是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侧为西12区,日期晚一天;西侧为东12区,日期早一天)。掌握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规则(东减西加)。
注意: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0经线重合,而是有几处折线(弯曲)。
7.公式:地方时=已知时间±(已知经度-所求经度)×4分钟。
区时=已知时间±(已知时区-所求时区)×1小时。
某地所在时区=已知经度数÷15°
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大于则商加上1为时区数)
考点四太阳高度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1)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出现在地方时的12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0。
2)纬度上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在同一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
拓展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0—纬度差。
2.昼夜长短的变化(c):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上,昼长夜短,且地理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学会比较不同纬度地点的昼夜长短。以北半球为例:
3.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b):
四季变化: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五带分布: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赤道到高纬递减的规律。
第四节地球的内部圈层。
考点一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在三态物质中都可以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高于横波。
2.两个界面:莫霍面(平均17千米。海洋6、陆地33)古登堡面(2900千米)。
3.三个圈层: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分上、下地幔)、地核(分内、外核)。
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波(纵波)能穿过液体,s波(横波)只能穿过固体。
考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壳以外由大气、水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示意图:
3.口诀: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4.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气温↑,地面气温↑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辐射穿过大气进入太空,大气气温↑,地面气温↓
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辐射到达地面,大气气温↓,地面气温↑ →大气问温室效应。
考点二热力环流。
1.产生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2.代表类型。
1)海陆风;
2)城市风。
3)山谷风:白天由于山坡增温强烈,气流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大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确定风向,影响风速,风产生的直接原因,方向由高压→低压,始终与等压线垂直。
2)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3)摩擦力:影响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
4.学会读图。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一大气环流。
1.含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形成原因: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自然地理作业一
作业一 3 地球自转的速度越来越慢,从地球形状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角度出发,设想地球若停止自转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答 地球停止自转后仍会继续公转,仍有昼夜现象,即半个半球为昼半球,半个为夜半球,但是昼夜交替的周期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一年,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都将忍受长达6个月的寒冷黑夜,...
自然地理测验
例 2011浙江卷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a 50米 b.90 米 c.155 米 d.220米。2 在n点能够观察到。a.甲 乙两村 b.甲村 c.乙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例 2012江苏卷 图中所示是一艘科学考察船的航行路线,已知该船于5月27日9时26分...
自然地理作业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关联性。以华北平原为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 气候 水文 植被 动物界和土壤等组成的。在自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