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丽。
**:《管理观察》2023年第08期。
摘要:作业成本法作为成本控制的一种方法,最近几年备受企业关注。它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显著区别,在于将企业视作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商品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链同时表现为价值链,从而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与重点从传统的“ 商品” 转移到了“ 作业” ,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 这样不仅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 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 追根溯源, 不断改进作业方式, 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因此, 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新经济技术环境对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作业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法价值链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
一、作业成本的应用前景。
技术地迅速发展使许多公司的生产制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用大量机器和由计算机控制的仪器设备,使得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减少了从事直接生产的人工。早期的会计系统已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会计系统,将过高地估计高产量、低复杂度产品的成本,过低地估计低产量、高复杂度产品的成本,无法准确地核算产品的获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难以立足。
此外,随着经营复杂性的增加,产品、服务的多样化也随之增加,要求更为精确地定量资源消耗、产品组合、定价和其他决策也都需要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在过去的十年中备受关注,美国的工业企业中采用作业成本法作为成本核算模式比率为51%;截至到21世纪初香港作业成本法使用率为11%,打算使用的企业为5%,并且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从应用企业来说,对作业成本的使用满意度较高,对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信息、产品定价级及在组合策略中的满意度也较高。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ing,abc),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业会计的是美国会计学家eric kohler 教授。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先进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它将管理重心从产品深入到作业层次,着眼于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定、计量来提供一种动态的产品成本信息。它将成本计算由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作业为中心,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库,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的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分析,以多种成本动因、分配比重、日益增加的制造费用等因素使成本核算范围大大拓展,计算过程更趋明细化,成本的可归属性、可控性、准确性大大提高。
作业成本法的实质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成本的流动过程是资源转化为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再转化为产品成本。它通过对作业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其计算重点在于改革了以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共时等单一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弊端,它在制造中再划分作业中心,以作业为基础归集费用,形成各作业成本库,再按成本动因采用多种分配标准分配作业成本于各产品成本,对成品费用追踪到产品,从而使产品成本分配具有技术依据,能直接归属于有关产品成本的比重大大增加,成本计算的相对准确性也得以提高。
它有助于改进企业战略决策、存货估价、定价决策、预算位制、标准成本控制及业绩评价。
三、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作业为成本管理的起点与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较之传统的以商品或劳务为中心成本管理方法是一次质的飞跃。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利用目标成本管理采用源头控制的思想,与作业成本分析和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相结合,能够从战略上**和确定目标成本,从战术上优化施工业务流程,准确地核算施工成本,从宏观和微观领域综合的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costingmanagement,abcm)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同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定、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项目的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项目的发展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作业成本管理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改变进行作业或使用作业的方式,不断改进项目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以达到项目的计划目标。要改变进行作业或使用作业的方式,就是对作业进行深入的分析。作业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增值性的作业和非增值性的作业两种。
增值性的作业就是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非增值性的作业则是不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即为作业浪费。
要实现abcm的基本思想,就必须借助于作业分析,进行作业分析时,成本分配就不能仅限于“商品”这一层次,而要深入到每一作业。要降低成本首要的是消除不必要作业,而不考虑提高该类作业的效率;对于那些能为最终商品或劳务增加价值作业,要进一步分析该类作业是否有改进的可能,其所消耗资源能否节约。abcm的核心在于确定了“成本动因”概念,主张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间接成本的基础,利用成本动因来解释成本理念。
这样,abcm就将间接成本与隐藏其后的推动力相联系,通过确定较为合适的成本动因,进而能够合理地分配间接成本,有效地提高成本的归属性、计算的准确性、定价决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是价值链分析法。价值链思想认为项目的价值增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活动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各项,不同项目的价值活动分与构成不同,价值链也不同。
作业成本管理法能够找出无效和低效的作业,为持续降低商品成本,提高项目竞争能力提供途径;协调组织项目内部的各种作业,使各种作业之间环环相扣,形成较为理想的“作业链”,以保证每项必要作业都以最高效率完成,保证项目的竞争优势,进而为扬长避短、改善成本构成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及效率指明方向。◆
成本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成本管理新技术。尽管目前我国企业在核算中还无法采用作业成本法,但引进作业成本计算制度,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价值链 零存货 全面质量管理 成本动因以及多技能的工人。等新思维 新观念,还是很有益处的。逸凡 2001 02 08 作业成本法是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两个根本经济因素作用的产物。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
一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原理。作业成本法于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理念。它把最终产品看作是一系列作业链的集合体,同时也是价值链的集合体。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 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在计算成本时,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先把企业消耗的各...
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集成成本管理体系
在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工具,但两种方法在实施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运用目标成本法的企业往往很难有效实行成本控制,而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由于作业工作量大,程序复杂,在成本 和计划阶段不能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本文从成本管理体系角度分析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优缺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