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

发布 2022-06-26 10:32:28 阅读 1321

作业成本法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对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对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一些基本概念:

作业:作业是指企业为社会提供一定产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总和。具体地说,作业就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的工作。

资源动因是表示作业、成本对象对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度量标准,它用来把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对象。

作业动因是表示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对于作业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度量标准,它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

作业成本计算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1)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建立成本库,以便归集由相同性质的作业引起的生产费用。

2)归集资源费用到同质成本库。作业中心成本库所归集的成本,必须保证同质性,即成本动因相同。

3)把作业库中的费用分配到产品上去,计算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

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的比重较高;

管理方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不满意;

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

产品品种结构多样化;

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

经常调整生产作业,但很少相应调整会计核算系统;

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

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jit)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

1.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对制造费用的分配处理。

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的数量动因基础分配制造费用。由于间接费用的发生与数量动因并不成比例,甚至不相关,故传统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不符合各产品或劳务消耗经济资源的客观实际。而作业成本法,采用多元分配标准,用不同的成本动因,把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汇集到相应的成本库,然后再根据各成本对象的作业耗用量分配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从而使产品劳务所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信息更加清晰、准确;

2.优化了产品组合,提高了企业战略决策水平。产品组合决策,是利用整个企业的生产价值来决定产品获利能力及优先生产次序。

这里最关键的就是:现行成本制度中有一部分成本因无法归属到产品而被视为固定成本,但在作业成本法中,管理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直接归属产品的成本。

3.改进了预算控制和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首先要求把对成本的控制落实到每一项作业上,再以作业为核心,进行作业分析,以成本动因为基础进行成本控制,从而有效、持续地降低成本。

为此,需从以人工为基础的弹性预算转向以作业为基础的弹性预算,从以差异分析为基础的变动预算转向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变动预算。其次,以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为重点的作业管理不再把标准成本法看成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工具。

4.改进了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现行责任会计由于责任中心职能和权限的局限性,忽视了对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的控制,突出地表现在无法规范对分布在不同部门却又相互联系的同质作业的管理和控制上。

因为作业是联系投入和产出的桥梁,资源通过作业来形成产出的价值,所以只有以作业中心为基础设置责任中心,才能控制资源消耗,充分发挥资源在提供顾客价值过程中的作用。

成本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成本管理新技术。尽管目前我国企业在核算中还无法采用作业成本法,但引进作业成本计算制度,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价值链 零存货 全面质量管理 成本动因以及多技能的工人。等新思维 新观念,还是很有益处的。逸凡 2001 02 08 作业成本法是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两个根本经济因素作用的产物。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与估时作业成本法

四 存在 分割难 的问题。分割难 的问题往往发生在 资源 作业 环节,即一个费用归集中心混合着完成几项作业,而作业又由不同的成本动因造成。根据abc理论,这些费用必须准确地归集到不同的作业中去,但在企业的实务操作中,员工在一个部门内的工作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进行的。例如,在一个销售部门内有30位...

作业成本法与估时作业成本法

论作业成本法的缺陷与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改进。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念是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相较于传统成本法主观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则采用动因追溯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分配环节的主观性。然而,作业成本法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非常多来自现实问题的阻碍,使得其并没有成为现代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系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