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管理会计期末考试。
班级:11会计专升本姓名:李勤学号:1102211058
**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
[摘要]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首先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状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我国企业推广应用作业成本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应用建议。
伴随着当今世界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业成本法渐渐的走入人们的视线。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对我国现代研究与推广作业成本法有着重大的指导与现实意义。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比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
它是将间接陈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传统成本会计对成本信息反映失真的局限性被人们认识后,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更为准确的成本计算体系。2023年美国的斯特布斯教授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提出了“作业”、“作业会计”及“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他指出成本计算的对象应该是作业,而不是完工产品;作业是与各类组织决策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作业成本计算就是要建立一套作业账户,以此来计算作业成本。但由于当时但人们已习惯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难以接受新的概念与方法,作业成本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80年代,高新制造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企业,使得传统成本会计的缺陷已暴露无遗。传统成本会计所反映的信息只能用于对外的财务报表,而难以作为企业管理层作决策的可靠依据。这时实务界大力呼吁建立一种新的能够正确地反映产品成本信息的成本会计系统。
2023年,美国的罗宾库珀和罗珀特开普兰两位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动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系统地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从此,作业成本法得到了理论界大力推崇,实务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使得作业成本法日趋完善。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标志着成本管理告别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向现代成本管理模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作业成本法创立之后,得到了实务界的大力推广,不仅用于成本核算,还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其他领域。许多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库存估价、产品定价、制造或采购决策、预算、产品设计、业绩评价及客户盈利性分析等方面。
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成本核算对象不同。传统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作业成本的核算对象是作业。(2)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与传统成本制度相比,作业成本制度要求首先要确认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这种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追踪产品。(3)成本核算范围不同。
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成本的核算范围是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制度下,成本核算范围有所拓宽,建立了三维成本模式:第一维是产品成本;第二维是作业成本;第三维是动因成本。(4)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是用数量动因将成本分配到产品里,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是工时或机器台时。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1、作业与作业中心。
广义的作业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事项,有的会发生成本,有的不会发生成本;有的能创造附加价值,即增值作业,有的不能创造附加价值,即非增值作业。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计算产品成本,因此只考虑会发生成本的作业;而从管理角度出发,无附加价值的作业要尽量剔除。
所以作业成本法的作业是指能产生附加价值,并会发生成本的经济活动,即狭义的作业。
作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经济特征:
①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联动的实体,其本质是一种交易。
②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的全过程,构成联系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作业链。
③作业是可以量化的基准。
2、作业价值链。
作业价值链,简称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及其价值的集合体。这样,作业成本法就在计算产品成本的同时,确定了产品与成本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构体系,它是由诸多作业构成的链条,即作业链和各种作业所创造的价值相应形成价值链的一个集合。表示为:
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营销配送→售后服务。通过作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明确各项作业,并计算最终产品增值的程度。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一项作业转移为另一项作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由此形成作业价值链。
3、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理论是由库珀和卡普兰于2023年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作业是由组织内消耗资源的某种活动或事项。
作业是由产品引起的,而作业又引起资源的消耗;成本是由隐藏其后的某种推动力引起的。这种隐藏在成本之后的推动力就是成本动因。或者说,成本动因就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
成本动因有两种形式:
①资源动因,是指决定一项作业所耗费资源的因素,反映作业量与资源耗费间的因果关系。
②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顾客等成本目标中的标准,它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
4、成本库是指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的归集。在传统的成本会计中以部门进行各类制造费用的归集,而在作业成本法中,将每一个作业中心所发生的成本或消耗的资源归集起来作为一个成本库。一个成本库是由同质的成本动因组成,它对库内同质费用的耗费水平负有责任。
四、作业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上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依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而得出最终产品成本。
第一阶段是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同一成本),并计算每一个成本库的分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其实际操作步骤如下:
1.定义、识别和选择主要作业;
2.归集资源费用到同质成本库。这些资源通常可以从企业的总分类帐中得到,但总分类帐并无执行各项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
3.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从中选择一个成本动因作为计算成本分配率的基准。
成本计量要考虑成本动因材料是否易于获得;成本动因和消耗资源之间相关程度越高,现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4.计算成本库分配率;
5.把作业库中的费用分配到产品上去;某产品某成本动因成本=某成本库分配率x成本动因数量。
6.计算产品成本。作业成本计算的目标最终要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直接成本可单独作为一个作业成本库处理。将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加上产品直接成本,为产品成本。某产品成本=∑成本动因成本+直接成本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基础,以及它的促进成本分配的精确化、所能提供成本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提供有意义的非财务信息、拓展成本服务的范围等特点,表明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成本控制制度,应是建立在作业管理基础上的;它将形成产品的各项作业作为责任和控制中心,从成本发生的根源上展开分析,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建立最优的动态的增值标准,从财务和经营两个方面对作业业绩进行评价,不断改变作业方式,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为此,作业成本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一般应用中,应先分析作业成本法应考虑的问题,为顺利实施准备充分的条件,坚持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改进成本、生命周期成本、限制理论等其它管理会计方法结合。
在具体运用中,除了在制造业应用外,亦可在服务业上进行尝试。
五、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现状分析。
我国近年来高新技术迅速发展,间接费用的比重大大提高,产品需求类型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企业制造环境将逐步改善,电脑自动化控制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企业需要对这些变化做出准确而迅速的反应。我国企业不断在寻求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以期实现企业成本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水平落后。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虽然得到了迅速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依靠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存在,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高,落后的生产技术,致使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一直维系在一个较落后的水平。
2)与现行法规相冲突。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采用制造成本法。如果制度不变通,企业就难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3)生产技术与信息化程度不高。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如果没有现代电子计算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所带来的庞大计算工作量。
六、我国企业应用推广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只有企业管理实现现代化,才能有效划分费用产生的环节和区域,才能准确分析费用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只有企业管理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对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更具有客观保证。
2.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运用作业成本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即能完成的工作,它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特别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理解和积极参与。
这种支持主要指足够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时间,特别是资金的投入。从企业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这种新的成本控制体系的具体核算和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才能发挥足够的效用。
3.把握成本——效益的度,争取最好结果。如果不顾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不考虑“成本-效益”关系,企业将得不偿失。所以,企业要量力而行,把握成本-效益的度,争取最好结果。
4.提高企业全员的成本意识。作业成本信息的提供需要较高水平的财会人员。
同时,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作业成本系统既是一个成本计算系统,也是成本控制系统。要有效地实施它,必须使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改进作业的意识以及参与管理的意识。
即作业成本法要与全员成本管理相结合。
七、结束语。
作业成本法较之传统方法有明显优点,是对传统制度的改进,但也存在制约其应用的情况。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适宜的环境,作业观念在成本制度中的引入需要现实的土壤,而目前中国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在实施中还没有产生出强烈要求改变现行成本会计制度的需要,还不具备适用作业成本法的成熟条件,但并不否认个别企业成功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可能性。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业成本法将逐渐在中国的制造业,服务业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这对提高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大有裨益。
成本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成本管理新技术。尽管目前我国企业在核算中还无法采用作业成本法,但引进作业成本计算制度,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价值链 零存货 全面质量管理 成本动因以及多技能的工人。等新思维 新观念,还是很有益处的。逸凡 2001 02 08 作业成本法是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两个根本经济因素作用的产物。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与估时作业成本法
四 存在 分割难 的问题。分割难 的问题往往发生在 资源 作业 环节,即一个费用归集中心混合着完成几项作业,而作业又由不同的成本动因造成。根据abc理论,这些费用必须准确地归集到不同的作业中去,但在企业的实务操作中,员工在一个部门内的工作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进行的。例如,在一个销售部门内有30位...
作业成本法与估时作业成本法
论作业成本法的缺陷与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改进。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念是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相较于传统成本法主观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则采用动因追溯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分配环节的主观性。然而,作业成本法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非常多来自现实问题的阻碍,使得其并没有成为现代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系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