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练习题 3

发布 2022-06-25 01:27:28 阅读 8263

一.选择题:

1.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2.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指数增长。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开始出现食物不足,但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的生存。

c.只是没有捕食者。

d.只有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

3.与正常人相比,长期缺碘的人体内浓度偏高的激素有。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

4.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脑干和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高级功能之一。

b.大脑皮层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脑干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d.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5.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体内哪项生理指标(纵坐标)不会呈现右图所示结果。

a.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b.**毛细血管血流量。

c.**表面积d.汗液分泌量。

6.果树坐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a 长素类似物可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和脱落。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7.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8.刚刚痊愈的乙肝患者的血清中,含量比一般人高的物质是。

a.相应抗体 b.组织胺 c.干扰素 d.转氨酶。

9.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10.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时发现,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使受体细胞产生兴奋,该过程中的变化是。

a.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化学信号→电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11.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a.寄生b.竞争c.捕食d.共生。

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a.mi13.下列有关生物激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2,4-d可用于单子叶植物田中除去双子叶植物的除草剂。

b.细胞**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c.女性结扎输卵管时,雌性激素分泌减少,从而抑制排卵。

d.割除小猪的甲状腺,可使猪长得更肥。更高大。

1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临床发现损伤人大脑**前回底部的s区,该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b.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

c.寒冷时,人体发生骨胳肌不自觉的战栗,这时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d.水平衡的调节,体温的恒定,血糖稳态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

15.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大片耕作区将退耕,随着时间的推移,退耕地上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群落演替。有关该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 b.最终一定演替出森林。

c.演替初期种间关系以竞争为主 d.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6.下表表示午餐以后正常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相对变化,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17.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氧量。

18.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剧烈运动过程中,内环境的ph值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过敏反应使内环境中组织胺相对含量升高,,但与淋巴细胞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是有一定关系的。

20.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二。综合题:

21.(6分)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组织,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其中的___物质。

2)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通过___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使**的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3)血液具有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分解外来的微生物,这属于___免疫。

4)血液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是等。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把摄取糖与声音刺激多次结合以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就能引起几乎与摄取糖时同样的血糖含量变化,这说明了调节血糖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在。

22.(11分)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 共4组实验,用1 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组组和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和。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23.(8分)下列4幅图中,表示a、b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请根据4幅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认为用哪个图的曲线表示白蚁与其肠道内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最合适。

2)你认为图①曲线表示的种间关系是___其中a表示___b表示。

3)你认为哪个图能反映出竞争排斥原理的内容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是___

4)图④表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图中a代表___b代表___

24.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防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下图中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和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生物练习题

生物题。姓名 班级 一 填空题 1.下图甲 乙 丙 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叶 叶芽的纵切 种子结构 子房的纵剖面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 甲图中的1是由乙图中的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发育来的 甲图中的2是由是由乙图中的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发育来的。丙图中 11是由丁图中的受精后发育而成的。...

生物练习题

春季班第二周作业。1 右图为反射弧中神经 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ac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c.突触小泡的形成...

生物练习题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二课时 课题导入 教师自主设计 学习目标 一 理解转基因鼠获得的过程,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学习重点 二 说出什么是转基因生物,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自学过程 阅读课本第26 28页,独立思考解决下列问题,并解决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1 阅读教材第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