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北师考研试题

发布 2022-06-10 14:39:28 阅读 8563

北师模拟题1

论述:1、 结合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观点,谈谈你对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指神经系统的成熟;②练习和习得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③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④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2)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遗传,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这种适应有三种方式:①同化是指把环境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②顺应是指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③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中的一种状态。

3)心理发展的阶段标准:第一,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是连续的;但由于内在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心理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二,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决定着该阶段的心理特征。

第三,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依次出现,这个次序不能改变。第四,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有一定的交叉。

4)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是心理发展的开始期。其发展特点是:

①从被动反应到积极而有意义的反应;②从看不见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仍然认为它存在③通过操作物体来了解其属性④能发现达到目的的新手段⑤缺乏用语言命名物体的能力⑥从注意自己的身体到认识外部环境。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发展特点是:①自我中心主义②直观形象性③不可逆性④只觉得集中性。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其发展特点是:①守恒性②去自我中心主义③进行群集运算④具体逻辑思维。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发展特点:

①假设演绎推理②命题推理③组合分析。

5)心理结构的特性:整体性,指心理结构中的各个成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由一人内在规律所决定。转换性,指心理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

自调性,指心理结构根据本身的规律进行自我调节,而不需借助于外在的因素来进行。

6)心理发展的研究方法:临床法指设置一定的任务要求儿童完成,研究者边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边与他们进行交谈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特点是:①丰富多彩的小实验②合理灵活的谈话法③自然性质的观察④借助数理逻辑来分析研究结构⑤在研究道德发展时提出了对偶故事法。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1)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维果斯基提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己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

2)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①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②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高级心理机能。

③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4)教学与发展的关系:①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叫做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③学习的最佳期限,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5)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维果斯基认为内化是指外部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高级智力的产生是:

从外部动作开始的,然后外部的动作转化为内在智力动作,先是简单的智力动作,随着外部动作的高级化,内在智力动作也高级化。内化过程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向和速度。但是,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单向的。教育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育工作必须从儿童的身心发展出发。第一,儿童既是社会成员,又是自然实体,作为自然实体,儿童的机体发育有一个逐渐成长达到成熟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才能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儿童作为社会成员,又受到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也不能忽视这些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心理发展是在学生的积极活动中实现的,教育工作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教育的要求,将教育这种外部力量转化为学生本人的需要,才能取得成效。

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要明确。

2)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略高的要求,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获得学习效果,并通过学习效果进行自我强化,培养起学习兴趣,力争做到从全体出发,又照顾到个别学生。

3)要选择适当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集中注意,添加活力。

4)要考虑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尽可能做到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5)教育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个性还是智能的培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迟效性和反复性都是教育工作中的正常现象,要在缓慢的发展和反复中看到学生的进步,要注意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2、“传递——接受教学”和“问题——发现教学”各有何长处与局限性。

答、接受式的教学的优点有:它能简洁明确地讲授出知识的基本结构,从而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形成所学知识的上位概念,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同化,避免发生概念的歧义和不必要的误导。有利于学到系统的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授-接受教学法非但没有阻碍学生掌握知识,而且相比其他教学法,更具备科学传递知识的条件。其局限性有: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现教学的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的能力和习惯;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形成迁移能力;激发学习动机,是学生的学习由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其局限性有:

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有些教师难以把握;对学生而言,获取知识的时间过多,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

3、结合课堂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

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当时小李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

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同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

”,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2)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

”,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4).进**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

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

4、联系实际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分课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学习材料清楚易于学生学习,但把知识切割成零碎而孤立的科目,忽视生活是个整体,不利于学生整体认识世界。综合课程克服了分课课程的封闭性,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注重知识的融和,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世界,视眼开阔,有利于课程的内在联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量的激增,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学生能有整体把握世界的能力,而传统的分科课程过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和,在今天已现出许多局限性。

2019教育学考研试题

2015教育学卡考研试题辨析。1 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 内容 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2 教育应于人的天性合作。3 认知风格就是认知策略。简答 1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2 古巴比伦 印度 埃及和希伯来教育的共同特征。3 二战后,日本 学校教育学的主要内容。4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

教育学考研试题 二

一 填空题。1 教育是一门研究 的科学。2 当代教育学研究的主要趋势有 3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 4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5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学校教育的方针是 6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的理论学说有以下几种,即 7 当代学制的主要类型有 8 美育的特点有 9 常用教学的原则有 10 教师的劳动特...

2019考研 教育学考研大纲

2017年教育学考研相对于2016年没有发生变化,2018年考研可以依据往年的大纲要求来进行参考,提前做好准备,切勿到。八 九月份大纲下来后在做复习规划,那个时候就为时已晚,经了解至2011年以来教育学考研大纲在题型 分值分布 考试范围一直保持不变,教育学考研考试的科目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